【本報訊】曾經傲視全球電影工業的「東方荷李活」──香港,如今竟落得「雙失」收場:票房失利,港產片進帳一年內萎縮三分之一;業者失業,七千名電影從業員沒有工作。由電影業九大團體組成的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向特區政府發出「救亡通牒」:如果政府再無救市決心,香港電影勢必走向滅亡之路。
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昨日舉行記者會,會長吳思遠一口氣讀出一連串使人憂慮的統計數字:香港電影年產量由過往八、九十年代的三百齣,銳減至今年上半年不足三十齣。去年本港曾公映一百二十六齣港產片,票房的收入尚有四億五千六百多萬元進帳;至今年首八個月,港產片公映量下跌至五十四齣,票房不足二億二千萬元,預計全年收入難以超越三億元。
香港大學文化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莫健偉指出,香港電影工業在九○年中,每年收益多達十九億元,去年卻萎縮至十億元。電影工作者總會常務顧問岑建勳指出,曾是港產片重要市場的南韓和泰國,現已反客為主,成為香港電影的競爭對手。
吳思遠說,本港一萬名電影從業員,有七成已經陷入失業或開工不足的境況。「香港電影工業𠵱家已經到咗一個生死存亡嘅時刻,政府過去扶助電影業嘅措施,全部都零零碎碎,冇喺基本上幫到我哋;一個人小毛病可以食兩粒阿士匹靈搞掂,但係今時今日香港電影工業需要嘅係動大手術。」
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將於本月十八日在會議展覽中心舉辦一次振興香港電影工業會議,屆時將會公布由港大文化研究中心草擬的《促進香港電影業發展諮詢文件》,進行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