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嘉華銀行(183)收購華人銀行後,兩行的財務公司剛完成整合,原名嘉華信貸財務日後將統一品牌,稱為香港華人財務。香港華人財務董事兼行政總裁吳秋桐說,合併財務公司帶來的協同效應,今年預計約為五六百萬元。
隨着近期中小廠商對機械設備的投資有增加迹象,華人財務將加強拓展租賃、租購及中小企商業貸款等業務,另繼續推廣二手舊樓按揭,吳氏估計,下半年度該公司貸款總額,會較上半年再增加約8%,至14億元。
中信嘉銀與華銀旗下財務公司在合併前共有17間辦事處,至6月底減至8間,最近則再減至6間,即合共減少11間,減省了大約30僱員(原來僱員人數共70)。吳秋桐說,當中透過內部調職及自然流失減省的人手各10名,因網點重複而減退的人手僅10人。他又透露,該公司正考慮在上環開設華人財務的總行。
由於華人財務的客戶群及服務範圍,較成立僅兩年的嘉華信用財務更廣泛,故集團決定採用歷史悠久的華人財務品牌,整合之後客戶約1.5萬名。
他指出,財務公司有本身的生存空間,客戶對象與銀行不同,例如該公司正研究為諸如小型商販、茶餐廳等難以向銀行借取營運資金的獨資經營小商戶(soleproprietor),提供無抵押貸款的可行性。不過,這類業務風險較高,即使每宗貸款額上限定為10萬元,年息率或會高達20厘,但詳情仍待研究。
華人財務6月份開始加強推廣租賃租購業務,新增的中小企、的士小巴等貸款已接近1億元。另外,該公司剛推出為中小企營運資金而設的無抵押商業貸款,至今已提取的金額約1500萬元,料至年底可達3000萬元,每宗貸款上限為50萬元,平均息率為優惠利率加6厘,利潤吸引。
至於舊樓按揭(樓齡及按揭年期不超過50年),他說平均利率會較市場一手新樓多1%,現時其未償還按揭組合為7.8億元,相信明年可超逾10億元。
雖然個人信貸僅佔華人財務貸款組合約5至6%,但失業及破產率高企,該公司未來策略會再縮減有關業務,現時壞帳撥備中,與破產有關貸款佔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