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 不宜食當歸

子宮內膜異位 不宜食當歸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近年婦科熱門話題,多發生於生育年齡25-45歲的婦女,俗稱朱古力瘤,也稱巧克力囊腫。在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是生長在子宮腔內壁,如因某種病理因素,使子宮內膜在身體其他部位生長,即可成為本病,例如在卵巢、輸卵管、盆腔腹膜等處,每個月行經時,腹部這些相關的地方亦有出血,這些出血因無法排出體外,故可引致下腹疼痛,經期前2~3天開始,腰腹脹痛,持續到月經乾淨後仍痛多天。可伴頭暈作悶、惡心嘔吐,又因此病在盆腔內經常引起生殖器官粘連和狹窄,導致子宮卵巢功能障礙,荷爾蒙失調,造成不孕。如果病變在直腸附近,壓迫直腸則肛門脹墜,大便不適。

血瘀氣滯是病因
中醫認為此症屬「積聚經痛」範疇,主要病因是血瘀氣滯,或是寒凝胞宮,或是濕熱鬱結,或是腎氣虛弱,而臨床所見,半數以上患者屬血瘀氣滯,故治療可考慮用「祛瘀行氣湯」。

配方:益母草三錢、香附三錢、桃仁三錢、丹參五錢、鱉甲一両、白海馬五錢、枳實三錢、清水四碗煎至一碗。

效用:本方能祛瘀活血、行氣止痛、消散囊腫、平衡荷爾蒙。但濕熱鬱結及血小板減少患者忌用,若身體虛寒、手腳不溫應加肉桂八分、茴香二錢;如兼腎虧可加淫羊藿三錢。

注意事項:患者應少飲酒,不吸煙,房事不宜過多,也不宜經常單獨服食當歸、鹿茸、雪蛤膏之類滋補中藥,近年高科技研究資料顯示,當歸可使子宮內DNA的含量顯著增加,具有促進蛋白質合成,使子宮組織增生,子宮內膜加厚等作用,對於子宮內膜異位患者會帶來負面影響,因此這一類患者,食用當歸時必須在醫師指導下,在有其他中藥配合時才可應用。

備註:以上藥方僅供參考,患者必須按自己體質作適當加減調配,不宜濫用。

文:余康明中醫師
(查詢:25777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