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大嶼山 近國際機場<br>港擬設儲運加工中心

選址大嶼山 近國際機場
港擬設儲運加工中心

【本報訊】政府計劃在大嶼山設立亞洲儲運加工中心(或稱品牌中心),把內地運港的半製成品加工後再出口,中心將配合計劃中的港珠澳大橋、鐵路及新貨櫃碼頭,加上原有的國際機場,以「海陸空大聯合」陣勢,鞏固香港作為亞洲貨運中心的地位。

政府消息人士對本報透露,現正由房屋及規劃地政局研究在大嶼山撥地,並由經濟及勞工事務局研究設立儲運加工中心的可行性,並已開始諮詢業內人士,但未有實行的時間表。中心選址極可能在機場附近,並會連接港珠澳大橋。

提供一站式服務
香港機場管理局發言人對本報說,該局曾向政府建議,在計劃中的航天城內,設立產品展示館,並可在機場鄰近地方設立加工中心,讓香港、內地以至東南亞的企業展示產品,作後期的裝嵌、包裝及說明書製作等工序,為買家提供一站式服務。航天城一期計劃在2005年啟用。
政府消息人士說,該中心的構想,是將內地生產的半製成品運到香港儲起,因應國際市場需要作最後加工,再透過香港的海運或空運交付到世界各地。

交通便利成優勢
香港的優勢是免稅港,來港儲運及加工毋須再徵收稅項,加上頻密的海運及空運班期,最有條件成為亞洲的儲運及加工中心。
嘉里物流聯網執行董事汪煒城對本報說:「業內對這個建議很感興趣,例如電腦,可以將東莞的半製成品運來香港儲起,待接到韓國的定單時,即時裝上韓國適用的插頭,加入韓文說明書,甚至裝上韓國流行的顏色外殼。這個市場不行,便向另一市場推銷,這樣可以把存貨減至最少,效益最大。」
政府同時有其他規劃作為配套,包括港珠澳大橋,政府基於香港長遠競爭力的考慮,已原則上同意興建大橋,並研究是否要配合鐵路,計劃類似合和實業(054)在泰國的高架公路鐵路計劃。
業內人士說,公路將有效連接廣東省,但如要連接中西部,則一定要建鐵路,讓中西部的貨源可以直達香港,再透過海運或空運出口,大大增加香港競爭力。
業內人士又說,大嶼山必須興建貨櫃碼頭,一方面配合整體發展,另方面大嶼山填海後,碼頭水深達18米,勝過現時葵涌的12.8至14.5米,以及深圳鹽田的15米,故香港在碼頭大戰中有獨特優勢。
不過,合和實業主席胡應湘較早時表明,他的方案可以兼容鐵路,但他不會投資建鐵路,需與地鐵公司(066)商討。他說,貨運鐵路多數會虧本,客運則有利可圖,因此要詳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