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景氣續瀰漫<br>麥嘉華筆記:全球復甦路仍漫長

不景氣續瀰漫
麥嘉華筆記:全球復甦路仍漫長

最近在瑞士蘇黎世搭的士,隨口問司機生意如何。他苦着口臉說,收入比去年少約25%。幾日後我飛到美國的芝加哥,在當地一家餐廳喝着酒等朋友,窮極無聊之下問酒保生意如何,他一臉無奈的說,生意靜極,與去年相比直有天壤之別。

回到香港,逗留幾日,又踏上旅途,飛去清邁(我要在那裏潛心寫作)。坐上的士,說去機鐵總站。途中的士司機不斷游說,希望我改變主意,坐他的的士直去赤鱲角機場。一般來說,由我上車之處坐的士去機場,連隧道及公路收費,車資約要370元左右,這位司機竟然願意只收200元,可見生意之難做!
在香港生活29年,我經常光顧娛樂場所,對本地的夜生活和相關行業,自有一定的認識。這次回港,照例泡酒吧。老實說,我從未見過香港的酒吧如此冷清。有幾家從來沒有歡樂時光特惠價的酒吧,現在竟然減價4成。在一些歡樂場所,娛樂客人的小姐比顧客多出幾倍,而且服務態度之佳,過去在香港可謂難得一見。
政府官員和不少經濟學家都說,經濟正回復增長,出現「雙底衰退」的機會很低。
千萬別相信這類鬼話!只要你跟普羅大眾談談,就會知道各行各業都在慘淡經營。美國經濟近期似有起色,全靠樓市旺盛和汽車暢銷支撐,相信難以持久。消費者的樓按貸款不斷增加,將來可供消費的錢也愈來愈少。

跌市早有先兆
早在2000年夏季,即納斯達克指數見頂不久,我就極之看淡企業的盈利前景。道理很簡單:當時企業公布的業績仍然很好,分析員繼續大力唱好,但股價就是不升,甚至下跌。換句話說,股價早在2000年春就開始下跌,預先反映企業未來盈利大倒退(直到如今仍未見改善),但當時投資界人士大都如在夢中,被過度的信心和自製的幻象所蒙蔽。
對於技術分析,我的確有點保留,但如果你要從市場尋求指引,就只能往市場去找,不能靠聽消息。到底從技術分析的角度看,美股的長線前景如何?且聽道來。

技術走勢不妙
打開標普500指數的月線圖。自1978年開始,該指數的48個月移動平均線便一直上升,中間雖然經歷過81至82年、87年股災,以及90年的短暫熊市,這條平均線始終只升不跌。不過,情況已經有變。在2001至2002年間,48個月平均線不再上升,只作橫行,而且最近更開始下跌(見附圖)。48個月平均線是長期趨勢指標,現在這個指標25年來首次下跌,意義非常重大。除非標普500指數能於短期內升越1250水平並企穩,否則48個月平均線將會持續向下,清楚指出美股的新路向。
尚有很多指術指標都已預示美股有進一步下跌的風險,我將會在下次和讀者討論。現在,我們不妨先從另一個角度看股市:歷史數據顯示,9月是股市表現最差的月份,而10月就經常有大跌市發生,例如1929和1987的股災,以及1998的金融風暴。不過,由10月底至翌年的1月,股市通常表現較佳。因此,現在各位最好遠離股市,因為由現在至本月底或10月,股市可能會急瀉,跌至嚴重超賣,到年底才會反彈。
(本欄隔周逢星期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