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出於地產商的壓力,還是出於對高地價時代政府財政充足、民間人人發達的懷念,港府今天想托樓市,想地價重上高峯的心態,隱然重現,不單遲早會公然宣佈停售居屋,而且孫明揚已經說會停止出售公屋,又準備迫公屋富戶出外買樓等等……
董伯真的是進退失據了,難道以為《獅子山下》重現就是救港之道乎?難道以為五十萬人住在木屋區的八十年代社會是正常的?難道以為九十年代初期一家數口幾個打工仔合資供樓,以期在迅速高漲的樓市中賺一把的投機心態,又是香港的成功之道?
人人置業安居,本來是社會安定的長久之計,政府在這方面加以調節,是應有之義。今天香港的經濟環境,是受制於祖國大陸的直接競爭壓力,人工與物價,一段長時間之內只會有通縮的壓力,不會有通脹的問題,想重現高地價情況,是愚不可及的幻想。
無疑不少市民是有置業的能力的,這從銀行的存款額龐大可見一斑。雖然新一代的年輕打工族已深受減薪壓力,而且工作不穩定,但大學畢業,幾年經驗,人工升上兩萬到三萬之間,還是大有人在,二人合組家庭,自然有能力入市托市了。
千萬小心,這是筆者的忠告。幸好年輕優皮還是不蠢,早已以手上的經濟權對董伯政府投以不信任票,最少在董任期內按兵不動,保存實力。想刺激樓市只有一招,就是董伯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