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言堂:旅遊業--香港另一出路

錦言堂:旅遊業--香港另一出路

上周談到發展高增值行業是唯一能帶領我們走出谷底的途徑。我們擔心,倘若在未來2年香港還找不到定位,恐怕除了高失業問題不能夠解決,衍生的社會問題愈趨嚴重外,每一個香港人也不能獨善其身。

物流不易支撐大局
我們絕對不是沒有人才,只是有些人得不到適當的協助,難以發揮才能。過往政府在創新科技項目的支援微不足道,「千里眼」、「太空筷子機械臂」等,都是土產但獲得國際認同及具投資價值的例子。我們是否應該撇除私見,支持及鼓勵政府多撥放資源在一些科研項目發展上呢?
有說發展物流業務有助經濟,筆者也認同,因為此乃潮流趨勢。物流發展有助就業,但能否有效地「支撐」經濟發展,就令人懷疑。除非香港能成為珠三角的物流「一哥」,遠遠拋離對手,物流的效益才會顯著。深圳市及廣東省其他城市均銳意發展物流,香港能否在物流發展方面拋離對手?無疑我們在某些領域,例如基建、清關等效率仍領先對手,但優勢未必能長久保持。鹽田貨櫃碼頭達到飽和,除了因為收費比香港便宜外,效率也比從前提升了很多。此例子正好說明,對手的差距正與香港收窄。現在連深圳及廣東省沿岸城市也感受到內陸廉價成本的威脅,積極尋求高增值的契機,我們倘若單從節省成本、提升競爭力着手,恐怕很難真正脫離困局。

我們認為發展旅遊業是一個最可行、又最快見到效益的方法。
7月份遊客數字上升,當中中國旅客所佔的比例甚大。他們不止是香港旅遊業的「牛油麫包」,更加是我們的「血液和水」。我們都應該好好地去珍惜這些寶貴的資產。增加入境效率、減少排隊時間,讓他們留有良好的印象。從小處着手,務求令到旅客感到受尊重。切勿當他們是羊牯,更不能容許再有「勞思丹頓手表」的事件重演。
此外,保留古迹、發展新景點,也刻不容緩。雖然有批評指政府給予「迪士尼」過多優惠,但政府做法仍值得支持。未來迪士尼在吸引遊客及紓緩失業問題上,一定有其貢獻。
李錦 新鴻基證劵策略師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