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球雙嬌娃 齊心闖難關

壁球雙嬌娃 齊心闖難關

比賽,很殘忍,因為冠軍只有一個。
趙詠賢,快二十四歲,近五年多來一直都是香港女子壁球壇的「冠軍」。由九七年的亞青第一、世青第三、到九八年的亞運會銀牌、到近期一點的二○○○年及今年的亞洲賽第二,成績很少叫人失望。
麥偉英,二十四歲半,加入港隊七年期間,成績像被詛咒過的,始終闖不過八強這一關。與Rebecca(趙英文名)碰過十次左右,一次都未贏過。
無論如何,兩人將繼九八年後,並肩在本月底赴釜山再次參加亞運會。兩人的訪問是分開做的,一個是在香港公園、一個在中環遮打道,穿着便服的她們拿着一塊熟悉的壁球拍,答同一樣的問題。 圖?文:徐嘉華

記:亞運快到了,心情如何?備戰又如何?
趙:希望快啲到,之前練了這麼久了都是想快一點打完亞運會,了結此事。在我心目中,亞運是四年一次的大比賽,但好奇怪,我沒有好興奮的感覺。備戰上會比上次好,可以說是這一、兩年都是為亞運而戰的。
麥:有機會再參加多一次亞運會,覺得好開心,我會好好珍惜這個機會。對我來說參與重要過拿獎牌。

平常心應戰減壓
記:四年前你倆還是兼職運動員(趙正讀中大、麥修讀酒店文憑課程),今年的身份是以全職運動員打亞運,可以談談目標嗎?如何減壓呢?
趙:打比賽一定是想贏,但今屆好難講,各人的實力接近了,我不想講要拿甚麼成績,逐關逐關打吧。壓力就一定有,解決方法就是不去想拿不拿到獎的問題。
麥:上次亞運拿第八,我希望今次比上次好。最近看多了心理學的書籍,發覺愈刻意愈有壓力,有壓力就會緊張,做不到想要的;所以會以一個平常心去應戰。

壁球帶來滿足感
記:壁球吸引的地方何在?
趙:從壁球得到好多東西,好有滿足感。沒有壁球,我也沒有今天。
麥:它帶給我成就感、滿足感及在球場上多了解了自己。
記:所得的成就是自己預期的嗎?打波的強弱點在哪?
趙:差不多,我是慢慢一步步上那種。打波的優勢是臨場見招拆招,差在體格不夠強壯,打波力度不夠勁,又沒有耐性。
麥:出來的成績比預期差,總覺得有打入四強的能力。我在體力上及打波的速度上都不及Rebecca好。
記:未來目標是甚麼?
趙:希望明年可入世界排名頭二十,最好拿多些大賽的冠軍。
麥:明年想先達世界排名頭三十,對於現有的成績,我不滿足。

後記:
兩人的分別在於起步,Rebecca在九歲開始學壁球,正如她所說的:「由細到大都係同壁球成長,習慣了一放學就去練波,要一日比一日練得好;壁球就像是我的一部份,是我的興趣。」
CM則到十四歲半才學波,初段又遇上不盡責的教練,當時在下課後才能到體院練習的她,曾有一段時間在「無王管」、獨自亂練的情況下,弄來一大堆不明不白的傷患。是遇人不淑?是時不我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