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昨日表現頗令人失望,反彈一日後隨即回軟並非太出奇,但一批二線大股被人洗倉,較明顯的例子有國泰航空(293)、希慎(014)及ASM太平洋(522)等,不知是否基金要準備應付贖回的關係,這現象代表短線值得擔心。
執筆時歐洲股市又再風聲鶴唳,淡友攻陷9600的機會頗高,雖然應該觸發另一輪止蝕沽盤,但筆者中長期並非看得太淡,由於已有貨底,不敢再貿然入市,但並不需要賤賣。外圍經濟數據只是好壞參半,問題主要是氣氛太弱,而非前景特別轉壞,暫時應避鋒頭,不過如有閒錢又不怕乾跌折磨,則是頗佳的時機入市。
歐亞農業(932)股價一瀉如注無法止跌,筆者無意打落水狗,但這隻股票這一年的發展,卻十分值得反省。跟進歐亞農業的證券行,包括了不少大規模的外資公司,幾個月前仍十分看好。
當然不能只以股價表現論英雄,但很明顯是市場已採取不信任態度,在這方面來看,證券行遠不及大眾傳媒權威,這樣比較有少許不公平,因為投資者信心根基薄弱是天性,摧毀信心比建立信心容易,羅生門事件永遠是淡友佔優。但業內人士實應好好反省,究竟作為專業人士,肩負改善資訊效率的大任,是否做得不夠好?如果再多幾個同類例子,二三線市場肯定更加一潭死水。
其實研究股票並不簡單,很多時推介只是在風險回報中取捨,中國稀土(769)近日也不經不覺累積跌幅過半,跌穿當年的起步位,筆者在低位曾經介紹過,但自從由冷變熱飛黃騰達後,已不再追捧,不是覺得不好,只是賠率欠奉而已,在眾人讚好的時候,永遠值得加倍小心。
股票研究只是瞎子摸象,尤其是研究部面臨緊縮成本。犯錯幾是必然,作為讀者,一定要明白這個本質,不要過份追捧專家,更加要顧及值博率,縱然這個名詞的確頗為抽象。
電郵: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