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報獲悉,合和實業主席胡應湘主催的港珠澳大橋計劃已上報中央,有關人士正身在北京活動,只待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外訪返京拍板;如果順利,短期內即能公布上馬,為本港創造一萬個就業機會。長實及和黃主席李嘉誠,可能會首次嘗到「反對無效」的滋味。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昨日在記者茶話會上稱:「從物流和人流角度考慮,港珠澳大橋的興建肯定是好事,問題是成條橋(全長三十公里),百分之九十九不在香港水域,所以不是我們說了算,還涉及珠海、廣東、澳門及中央的同意,要大家一齊研究。」對於和黃明言不贊成計劃,葉澍堃則稱:「如果香港有一個方案所有財團都同意我會感到很驚奇。」
港府消息人士對本報說,計劃以大嶼山為起點的港珠澳大橋有助連結香港與廣東省西部,如果再配合新貨櫃碼頭及鐵路,加上原有的國際機場,可造就「海陸空大聯合」陣勢,鞏固香港作為亞洲貨運中心的地位,港府希望一些財團從香港整體利益考慮問題。
政府現時正積極研究是單獨興建港珠澳大橋,還是配合其他配套設施,其中一個考慮重點,是會否同時興建鐵路,模式類似胡應湘在泰國的高架公路鐵路計劃。
一名業內人士稱:「公路最有效益的距離是二百五十公里以內,足以連接珠江三角洲,將東莞的貨源引來香港;如果建鐵路,最有效益的距離是二百五十公里以外,政府的考慮是連結中西部,令中西部的貨源可以直達香港,再透過海運或空運出口,內地其他港口便無法與香港競爭。」
這名人士並稱,大嶼山必須興建貨櫃碼頭,一方面配合整體發展,另方面大嶼山填海後,碼頭水深達十八米,高於現時葵涌的十二點八至十四點五米,也高於深圳鹽田的十五米,香港在碼頭大戰中便有獨特優勢。
至於中央對港珠澳大橋取態,從中資的中遠太平洋副主席劉國元言論可見一斑。中遠太平洋在香港及內地多個貨櫃碼頭與和記黃埔合資,但劉國元則與和黃董事總經理霍建寧「唱對台」,贊成興建港珠澳大橋,並指海陸空連結有助鞏固香港航運中心地位。劉國元身兼香港物流發展局、港口及航運局成員,可說是中方在這方面代言人。
信德集團主席何鴻燊則明確表示會支持好友的建議,但會以私人名義參與投資而不是以信德的名義。他又稱,已多次跟胡應湘商談有關計劃,胡更向他出示大橋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