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由奧尼爾、拜恩、艾華遜、鄧肯、麥基迪及卡達組成的夢幻隊,美國會有今日的慘敗嗎?這些NBA超級巨星們,為何不可犧牲一些私人的度假或搵錢時間,為國家而戰,為國爭光呢?
正當國際的籃球水平不斷上升,各國均派出最強盛的陣容出戰之際;身為籃球王國的美國卻背道而馳,由NBA球星組成的夢幻隊戰力,一年差過一年,焉能不敗?
早在二千年的悉尼奧運上,立陶宛在準決賽上與夢幻四隊鬥個旗鼓相當,最後僅以兩分落敗時,已注定美國遲早喪失籃壇霸主的寶座。但誰能料到今次還在自己的國土上,在自己的人民面前,被一班名不見經傳的南美洲球員轟得幾乎潰不成軍。事可忍,孰不可忍?
賽後,皮雅斯及白朗戴維斯直言:「我感到很羞恥。」。其實真正應該感到羞恥的,是那班自私自利,只顧一己私利而置國家榮辱於不顧的所謂NBA巨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