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研究機制力爭雙贏<br>吸引廠家回港紓緩失業

港府研究機制力爭雙贏
吸引廠家回港紓緩失業

【本報訊】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指出,目前香港廠商在大陸僱用了約五百萬工人,若可以吸引一成職位回港,就可紓緩香港的失業問題;因此當有製衣業廠家表示有誠意回流,但又以輸入外勞作條件,當局必定會研究出一個既得工會支持,又防止被濫用的機制,以求達到雙贏目標。

按不同行業進行分析
葉澍堃昨日與記者茶敍時,再三強調有關容許廠家輸入外勞,換取他們保留香港廠房,甚至把國內生產線遷回香港的方案,究竟是「一拖三」或「一拖五」,即聘請一個本地勞工,就可輸入三至五個外勞,現時仍在諮詢階段,政府有需要按不同行業及計劃進行分析。
不過葉澍堃強調,輸入外勞對香港來說不是新事物,當他早年仍是勞工處處長時,也推行過補充勞工計劃,得到工會及僱主支持;當時有機制要求僱主提出未能在本地聘得勞工的證明,此做法令僱傭雙方放心。
至於是否給予廠商土地或稅務優惠,他說要和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唐英年進一步研究。對政府正檢討的外傭僱用條件,他形容這是一個具爭議性的問題,政府收到很多建議,包括學新加坡向僱主徵稅,但拒絕進一步作出評論。
他又提出政府要解決中年人就業問題,有需要研究「三保」,即保安、保母和環保。
另政府很快會就保安兩更轉三更制作結論,希望屆時多點彈性,提高服務,涉及的新增職位約有數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