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公司主席蘇澤光先生昨天發表聲明,就地鐵將軍澳支線故障造成的延誤向乘客道歉,並提供優惠以補償部份受影響的乘客。不過蘇先生強調事件只是新鐵路通車初期的「輕微故障」。
我們不知道昨天將軍澳地鐵線在繁忙時間停駛長達四十五分鐘是否真的只是一次「輕微故障」,也許要待地鐵向政府提交更詳細的調查報告才能分曉。可是這宗故障所造成的延誤、混亂卻絕不輕微。數以千計的乘客固然被迫長時間滯留在車站、月台、車廂內,不能繼續旅程,也不知發生何事;還有大批市民因地鐵突然停駛而狼狽的湧到附近的巴士站,拚命擠上每一部到站的巴士,令巴士站附近混亂非常,更不時出現驚險場面。造成這樣嚴重的延誤、造成這樣的混亂,地鐵公司負責人當然有必要向乘客及公眾道歉及作出補償;我們更認為,地鐵的有關負責人其實應該公開站出來向公眾道歉及更清楚解釋事件,而不是單單發出一份書面聲明了事。
除了要好好調查今次事故是否只是「輕微故障」外,地鐵公司其實更有需要檢討它對突發事故的應變措施,因為從昨天的事故來看,地鐵的應變措施實在讓人非常失望。
首先,地鐵公司在出現事故後遲遲不通知運輸署及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支援,直到有巴士公司發現車站堆滿人潮向運輸署查詢、運輸署再向地鐵查詢,地鐵方面才承認出了事,要求其他交通工具支援。我們認為這樣的拖延是不負責任的,要知道地鐵班次非常頻密,繁忙時間更是每兩分鐘一班車,只要有輕微的延誤,聚集的人潮、受影響的乘客已是數以千計甚至萬計,對事故愈拖延不報,聚集的人、受影響的人只有愈來愈多,要疏散也愈來愈困難。現在地鐵要等到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也發覺出了事、等運輸署發現才通報,這不是平白讓更多人受影響、令更多人的行程受阻延嗎?像這樣拖延不報的應變手法不是不負責任又是甚麼呢?
此外,在事故期間如何安撫乘客的情緒、如何減少不安及躁動也是應變的重要一環。只可惜地鐵在這方面也交了白卷,滯留在車站、月台、車廂的乘客除了乾等白急外,根本不知發生了甚麼事故,也無法知道何時可以恢復通車,這又怎能不讓乘客更焦急、更焦慮呢?
像這樣的應變態度、應變措施,怎不讓乘客失望、讓公眾失望呢?
(圖)地鐵對昨日故障的應變措施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