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地鐵將軍澳過海線昨晨癱瘓期間,原本由油塘只需約五分鐘便可過海至北角的市民,卻經荃灣及觀塘線兜兜轉轉乘搭二十一個站、逾一小時車程才能到達。有乘客投訴地鐵沒有即時廣播通知事故,令他們滯留月台呆等多時,並要頻頻撲撲轉乘其他交通工具趕返工,情況極混亂。
本報昨晚以電話抽樣訪問了五百五十九名市民,逾五成市民認為地鐵服務已不太可靠或完全信不過(圖一),地鐵要賠償受影響乘客;逾一半市民對地鐵下星期一局部免費過海的「補鑊」行動表示不足夠(圖二)。
住在調景嶺的梁小姐,平日乘地鐵到北角上班只需半個小時,但昨晨要改乘荃灣線過海,由原先只需搭三個站,增至搭二十二個站,最後令她足足遲了一小時零五分鐘才返回公司,她的一名朋友,更因遲到而面臨被公司扣糧。梁小姐批評,地鐵非常「離譜」,不但在事故發生後,未有即時向乘客解釋事件原因,而月台又沒有足夠職員解答乘客的疑問。
受影響的逾十萬過海乘客均滿腹牢騷,幾千名乘客被迫滯留在油塘站月台,大批上班族趕忙致電公司通知遲到事故,令手提電話網絡一度出現停頓及受到干擾,要改用公共電話。部份乘客怒氣沖沖鼓譟,往找月台職員理論;一些乘客則看報紙或打機解悶。
北角站往九龍的乘客較少,但地鐵已即時封閉月台,令到過海往觀塘上班的市民被迫在金鐘轉車,導至中環線及九龍塘站出現人潮。
另一邊廂,數百乘客湧到藍田轉乘過海巴士,當巴士埋站後,各人便不顧一切迫上車,每輛巴士的乘客都恍如沙甸魚般擠迫。
調景嶺、坑口及寶琳站則分別聚集了超過一百人在月台等候,乘客聞訊多數出閘改搭巴士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