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場現形記:名減1.8%,實減6% - 李慧玲

新官場現形記:名減1.8%,實減6% - 李慧玲

梁錦松派大信封,全體政策局都要削減開支1.8%。不過,如果與梁司長玩一玩數字遊戲,減幅隨時可跳升至6%!減1.8%變成減6%,不知眾局長有沒有嚇破膽?
6%從何而來?
按政府去年公布,政府經常性開支有七成用於支付公務員薪酬開支。收到梁錦松要削減開支的大信封,局長表面上可自行決定削減甚麼,但實際上這七成薪酬開支卻一毛錢不能減。於是,1.8%的減幅完全落在餘下的三成非薪酬開支上。所謂非薪酬開支,包括政府服務開支。來回計算,用於服務開支的減幅高達6%。

局長頭昏腦脹
據聞,政府高層向局長表明,當他們研究削減開支時,可以考慮把自願離職計劃計算在內,但遠水未必救得到近火,局長們還是要先拿着6%做功課較穩當!
另一個數字遊戲則比較複雜。政府今年用了一個新的計算開支方法:以往提及資源增減,都是對比過去一年開支作基數,但今年並非如此,很多人因此都被弄胡塗。從報章所知,起碼立法會議員李卓人已經「中招」計錯數!
所謂削減○三?○四年度開支1.8%,並非與○二?○三年度比較,而是與○三?○四年度的預算開支作比較。但如果外界如我輩想單靠1.8%這個數字,計算政府在來年究竟削減了多少錢,乃天方夜譚。因為,政府以往從未公布過○三?○四年度的開支數字,而我們又永遠無法知道,政府過去曾經在內部計劃了多少項目準備在○三?○四年度實施?我們也無法知道,政府過去在內部又取消了幾多原先準備在○三?○四年度進行的項目?
謎一樣的數字遊戲,教人看得頭昏腦脹!十一位問責局長應該感受最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