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媽媽李女士與七歲女兒近日獲房屋署分配公屋單位,將可搬離環境惡劣的唐樓板間房,奈何李女士自從遭丈夫拋棄後,便倚靠綜援金勉強維持家計,再無餘錢支付新居的屋租、水電及煤氣按金,遑論添置基本家具及電器。
記者日前隨社工徒步九層樓梯登門家訪李女士,由於梯間燈光昏暗,又放有不少垃圾雜物,沿途需小心步行;稍後記者與社工抵達「目的地」時已汗流浹背。
李女士向記者歎謂:「呢度樓梯污穢,經常有人隨處小便;治安又差,成日有道友出入,唔係嚟撬信箱偷信,就係上天台偷衫褲。加上我住頂樓,每次出街返嚟行樓梯都行到成身汗,好辛苦!」
李女士目前與女兒相依為命,她皺着眉續說:「租私人樓,價錢平極都有限,好似呢度咁,每個月成二千幾蚊租,水、電費另計,重要畀倒垃圾費。所以最近收到通知有公屋分配畀我,我真係想即刻搬,不過一諗到搬屋要用好多錢就頭痛。」
四十歲的李女士,原從事清潔女工,婚後悉心照顧女兒及打理家務。但近年與任職機械技工的丈夫感情有變,導致婚姻破裂。「離婚後我無辦法搵到工做,惟有同囡囡靠攞綜援生活!」李女士黯然表示。
由於經濟緊絀,李女士缺錢應付搬遷外,另新居欠缺基本家具及電器亦無力購買。「我食用要好慳,專喺街市收檔前買啲減價菜做餸,好似五蚊三個椰菜已經夠食幾餐;囡囡讀書成績麻麻,英文科考試得三十幾分,我惟有叫佢多啲請教老師、同學,根本無能力畀佢去補習。」
「𠵱家大拿拿要攞幾千蚊去交新屋嘅屋租、水電同煤氣按金,又要畀錢電話公司幫我搬電話線,另外要搵人拉電線同裝光管,我根本無辦法應付得嚟!」李女士在無計可施下,近日透過社工向本報求助。
記者環顧李女士家中,可說是家徒四壁,極其簡陋。「屋企一向無衣櫃、書架,囡囡要用膠箱裝啲書本同衫褲,另外冇洗衣機洗衫,所以𠵱家我要籌錢搬屋之餘,希望執到啲舊家具電器用。」李女士坦言。
根據現行條例,社會福利署只會向領取綜援的長者及殘疾人士發放搬遷津貼,故李女士兩口除每月獲發屋租津貼外,不會獲得當局援助遷居。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了解李女士的情況後,即時撥款五千元,助李女士應付搬往公屋的按金及雜用開支,紓緩其經濟壓力,另將安排轉送讀者捐出的衣櫃、書架及洗衣機等物資給她。
捐款編號:C0674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