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認食遍旺角大街小巷的為食鬼,還記得曾幾何時,有間以全港獨有原桶即撞豆腐花打出名堂的小店嗎?年多前,這舖突然關閉,消失蹤影,直至最近,它終於重現葵芳。新店除了多款招牌即撞豆腐花之外,老闆還自創多款與別不同的東南亞菜式,以自製「混醬」作調味,原創風格作賣點,為新店食客帶來更多選擇。
記者:黃婉冰
攝影:陳穎
傳統做豆腐花都指定用木桶,主要有存氣作用,同時亦會指定以松木做木桶,因為松木木質較佳,不容易變形漏水,一般木桶買回來後都會先用生果皮浸過,辟去本身的木味才用來做豆腐花。
埋在一片金黃色芝士下的是新鮮剝殼蟹拑,粟米粒、鮮啤梨粒同沙律醬,生果中,以啤梨的味道與肉質最經得起高溫考驗,加上選用梨味重的啤梨仔,以梨香配蟹拑,讓蟹味盡發揮,伴以粟米粒、沙律醬,加強味道與口感,將蟹拑包裝得不再單調。
試味報告:有啖啖肉蟹拑食之餘又有食沙律的感覺,啤梨爽甜,與蟹拑鮮味很夾,整道菜以清新為主,可以當作醒胃頭盤。
老闆兼大廚何生:「啤梨焗蟹拑畀人一種新鮮感,生果同海鮮配搭,味道好夾,焗蟹拑無炸咁熱氣,較健康,同時亦都好少人會用嚟焗,味道好特別。」
原桶即撞豆腐花(細桶)
蘆薈豆腐花(右)$35
朱古力豆腐花(上)$35
花旗參豆腐花(左)$40
這裏的原桶即撞豆腐花口味多多,除原味外,還有小朋友至喜愛的朱古力味,清熱提神的花旗參味同女士首選蘆薈豆腐花,店主選用日本食用石膏粉來做,讓豆腐花更滑溜,而蘆薈則是自己種植,新鮮割下切粒,鋪在豆腐花面食用。
試味報告:朱古力味不太甜,所以再落糖水都無問題;而花旗參味則有少許苦澀味,證明份量十足;蘆薈新鮮未經加工,所以每粒都有一層透明黏液,入口有滑潺潺的感覺。
記者的話:午餐同晚餐都會有甜品送,但記住跟餐的豆腐花並非即時製的即撞豆腐花,而是預早做好的,如果想一嘗這款招牌菜,記得要叫啦!
每日總會有多款午餐同晚餐,口味日日不同,有西式扒類,亦有中式如四川麻香焗骨,用來醃骨的麻香醬汁亦是出自老闆手,用上六、七種四川香料配製,這種汁勝在只得麻香,不算太辣,這個汁還會另上,喜歡更濃味可以用來蘸焗骨食,套餐另包白飯、果汁及甜品,好抵食。
試味報告:焗骨麻香味濃,勝在不麻辣,容易接受,豬肋骨肉軟腍,食得方便。
燒鱔皇是老闆從以前水上人的飲食方法取得靈感,每日由街市買入新鮮厚肉的白鱔,去骨後,將鱔肉蘸上自家秘製的醬汁,一邊燒一邊再撒鹽吊味,以簡單的調味料炮製,食回鱔肉的鮮味,與水上人的傳統食法一樣,配合特製檸檬汁,以酸味誘出魚的鮮甜。
試味報告:鱔肉厚身得有如鱔扒,表面看似日式燒鰻魚,但汁醬方面有所不同,鱔肉咬落爽口,與鰻魚不同,檸檬汁有助減低鱔肉帶來的油膩感,可以食多幾片。
這款真真正正稱得上是燒乳鴿,乳鴿開邊,用10多種東南亞香料混合製成的「混醬」,醃五小時,讓惹味的香料完全滲入鴿肉,用明火將乳鴿叉住燒,燒前在肚皮塗上一層「混醬」,乳鴿一路燒,皮下脂肪不斷溶化,燒出來的乳鴿香脆不肥膩,而又不會過乾最考功夫。
試味報告:乳鴿皮明顯較薄,少了一層多餘的肥膏,皮脆肉嫩,肉汁豐富,味道不太濃,有陣陣特別的醬汁清香。
除豆腐花外,特飲同樣具有號召力,雪糕深涼最底層是涼粉條,中間是椰汁,最上層是朱古力雪糕球,椰汁亦可改成鮮打芒果汁,果然涼到入心。海底深涼同樣是以涼粉條做底,中間是鮮打芒果汁,最頂鋪滿生果粒,生果為主,食完都唔怕肥。
試味報告:兩款特飲令人有由頭涼到尾的感覺,尤其是雪糕深涼,椰汁好似沙冰,食完雪糕再飲椰汁,百分百冰凍感,用來對抗炎炎夏日最適合。
店名:又壹村東南亞餐廳
電話:23561903
地址:葵芳禮芳街23號地下
座位:43個
營業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3時,晚上6時至凌晨12時半。
付款方法:只收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