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地鐵繼早前發生連串閘門夾人及意外事故後,昨晨又發生罕見事故,一列由調景嶺開出的地鐵列車,在牛頭角站往九龍灣站時竟「入錯路軌」,幸車長及早發現修訂路線,車上百多二百名乘客被困約十分鐘。地鐵就事件致歉,強調肇事列車原定回廠,但車長與控制室出現溝通問題,以致沿途繼續上落客,事件不涉及電腦錯誤。有立法會議員及學者則質疑地鐵的解釋牽強,要求徹查。 記者:謝穎詩
市民羅先生昨早致電商台節目《風波裡的茶杯》,表示昨早在油塘上車後,已發現車速較平日慢,早上十時至十時零五分,列車離開牛頭角站後,原應駛往九龍灣站,怎知列車卻進入了另一條返車廠的路軌,列車隨即停下,車長透過廣播說列車入錯軌,要稍為延遲,列車停頓了約十分鐘,其間乘客反應平靜,沒有驚慌,電力供應正常,然後倒車駛回正確的路線,繼續行程。
地鐵發言人解釋,事故發生時列車由調景嶺開出,原應返回九龍灣車廠,但控制室卻沒有告訴車長,所以車長於沿途的車站上繼續接載乘客。她稱,由於列車的路線由電腦固定,所以去到牛頭角站之後,便自動轉入車廠的路軌。
她表示,當時車長要待尾隨的列車離開,才可倒車返回往車站的路線,車程比原定延誤約十分鐘,為免乘客進一步延遲,因此列車繼續路程往油麻地。她表示,今次事件主要是人為疏忽,控制室未有告訴車長,列車要返回車廠,並不涉及電腦故障等問題。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發言人稱,已要求地鐵提交報告。立法會議員鄭家富則質疑地鐵的解釋並不可靠,他強調一定會跟進,並要求地鐵提交報告及到立法會解釋。他認為,地鐵指溝通出現問題,當然比告訴公眾列車入錯軌為佳,他質疑就算行車路線全經電腦輸入,為何車長在行駛期間從沒發覺列車的終點是車廠。
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一級科學主任盧覺強亦認為,地鐵的解釋牽強,據他所知,列車既然設定時間表返回車廠,該班車就不會繼續路程,除非列車本身設定是繼續行駛。他認為,地鐵出現列車入錯軌與迎頭列車相撞的機會微乎其微,因為電腦安排列車行走的路線仍然可靠。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則懷疑地鐵發生連串事故,與地鐵近期的瘦身計劃有關,雖然地鐵整體仍然安全,但由於載客量大,一旦發生事故,後果極為嚴重,不能掉以輕心。
地鐵表示,就近期發生多宗事件,地鐵會逐一提交報告。她強調每宗意外屬獨立事件,而昨日發生的入錯路軌,更是極少有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