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元兌各主要貨幣走勢似淡非淡,但卻又似好非好,僅能在窄幅徘徊,周一美國勞動節假期,滙市變得更為淡靜,炒滙者可謂給悶到發「慌」。
大部份外滙分析員及市場人士都對短期美元前景抱悲觀態度,但筆者卻不敢苟同。
單從技術分析而言,美元兌日圓在120附近形成雙頂,若跌破118頸線支持位,後市未宜樂觀;歐元兌美元自升破1.02後無以為繼,回落至96美仙左右見強力支持,反彈又受制於99美仙阻力區,走勢甚不明朗。
至於英鎊兌美元,由1.516上升至高見1.555後,調整看似完結,看圖表有向1.545和1.535兩個關口邁進之虞;美元兌瑞郎從上月底的1.4850兩番嘗試上衝1.5050阻力區不遂回落,但應淡不淡,似在積聚力量捲土重來。
若從芝加哥商品市場(CME)揣摩炒滙人士心態,6月份美元遠期空倉合約高達92,000張,8月20日已下降至26,000張,但8月27日又上升至41,000張,顯示重新看淡美元之士,在暑假過後陸續回巢。
然而筆者卻從另一角度來衡量美元走勢。由7月中開始,美元無論對甚麼不利消息,例如疲弱的經濟數據或美股急跌,都表現我行我素,兌各主要貨幣照升如儀,是否有何啟示?
日本企業9月底半年結,若美元上升至120日圓水平或以上,海外盈利折算日圓是否可賺多點?歐洲水災為患,德國又帶頭違反馬城條約中各歐元區成員國財赤不可超越3%GDP之條款,投資者對歐元不無戒心。此外「911」事件1周年將至,美元(甚或美股)若大幅回落,美國人豈不面目無光,為粉飾櫥窗也應盡點力吧!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