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不少碧咸迷,到戲院前有點擔心撞到吱吱喳喳的fans,好彩經常為偶像尖叫的少女沒到場,觀眾八成是老餅。Twins與Cookies妹妹仔周末唱K去了,戲院始得片刻安寧。
《我愛碧咸》的印裔女導演本來找到碧咸客串,後來因為忙於練波,客串告吹,不曉得碧咸換了波衫後能不能演戲。他的香蕉形罰球叫球迷拜服,愛穿老婆的T-back內褲、搽粉紅甲油、出場前猛噴古龍水的隊長國腳,足球場外的新聞比球技鬧得更豔更香,轉行做演員的話,一定忙死狗仔隊。英國本土很久未出產大明星了,曉格蘭特浮浮游游,名利場只有苦等碧咸接班。《我》片的印裔女孩謝茜瞞住父母踢波,父母有你冇我禁止她落場,但謝茜偏偏被足球星探選中,而且與白人教練發展師生情。結局是女大女世界,兩個足球美少女赴美圓夢,印度父親甚至跟女兒的教練男友變成波友,重新享受板球樂趣。
勵志電影拍得太露痕跡,便是另一套教育電視,悶死人。女導演30歲時跟日本人結婚,全家反轉。本片夫子自道,拍出清新節奏,連首相貝理雅都推許。英超聯不是創意工業,英國也沒有足球港,政府更加沒吹「國際都會卓越」的水。假使香港出了個碧咸會怎樣?父母一定替他簽約英皇十年,娛樂版又多個媾女開快車的反叛偶像。創意得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