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北上上市不值得憧憬

英之見:北上上市不值得憧憬

恒指9800失守,雖然下跌動力不外集中於中移動(941)及滙豐(005),其他藍籌表現不算太差,但嚴守紀律是長線生存之道。大市「陰乾」格局未改,選擇個別股份尚有可為,但一定要有長線準備,更加要有心理準備面對「乾跌」的折磨。期指已是敗軍之將,惟有建議離場觀望,不過幾隻推介則維持原有策略持有。
上周曾經提過香港證券市場前景不是太差,主要是將會擔當一個重要集資渠道的角色,去為中國國家企業及民營企業籌集資金發展。理論上國內資金更加充裕,A股PE又高,沒有太大理由肥水要流別人田,讓企業轉為來港集資,更加沒有理由企業捨高PE市場而去取低PE市場上市,這個現象反映出A股市場集資不易。

國內集資難度極高
A股市場偏高,如何令這個市場軟着陸,是非常頭痛的問題,國有股減持方案一改再改仍要胎死腹中,如果大門開放讓一大批企業上市集資,股票供應增多的效應,與國有股減持一樣,只不過是殊途同歸,既容不下減持國有股,自不然也要控制新股供應。有A股公司要發H股集資,在國內惹起一場小風波,已顯示出國內集資的難度。
現時基本上有配額,由於僧多粥少,證券行自然集中火力只為大型企業集資,以求為每個配額帶來最高利潤。另一方面,審批A股上市考慮不同國外,不是單純從商業角度考慮,國家扶持的行業,主要是出口公司,會有更大機會。
因此筆者一向對香港公司分拆北上上市沒有太大期望,根本毋須為此付出額外溢價,過程相當長,單是輔導期已至少一年,而且成事機會不高,應從企業規模以及行業是否迎合國內政策口味去推敲,絕對不宜見到部署A股分拆便雀躍,如果這麼簡單,香港的金融業更加沒前景。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