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老之將至 - 吳靄儀

不知老之將至 - 吳靄儀

不知老之將至,忽然就已經老了。如果特區政府有勇氣調查統計一下,我們就可以知道香港有多少步入中年的人為缺乏退休計劃而彷徨。
除了公務員制度及政府資助機構如大學等比較健全之外,一般私人機構的退休福利十分不足,強積金確有必須,但生不逢辰,碰上經濟困境,令僱員僱主都百上加斤,而且即使如此,可得回的金額更少得可憐,難以想像如何能賴以生活。於是每人仍要各自打算,沒有能力打算,就只好完全不想,到時看命運,看子女的能力和孝心。
政府經常把老人福利掛在口邊是不夠的,福利只能以部份有經濟問題的人為對象——生果金除外。我反對生果金加上資產審查的條件,但老人福利不能藉提高生果金解決。如果提高生果金的同時要附加資產審查,那麼效果只有比保持現狀更差。
事實上,老人福利只是副,正事是幫助市民計劃退休,為市民退休提供更多的選擇。例如,特區政府構思中的人口政策打不打算包括香港人在內地與特區之間的流動和遷居呢?一個最常提到的問題是怎樣便利老人退休後遷到內地居住。當然,大家對此都有戒心,不願見特區以退休人士可以遷居內地為藉口,拒絕改善香港長者福利。但為甚麼不讓老人家領取的生果金在內地使用呢?退休的最大恐懼是金錢,每一個錢都要發揮最大的功用,別的地區的人可以選擇退休後到生活指數較低的地方居住,為甚麼不讓香港人也有這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