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星期,就是九一一恐怖襲擊一周年的日子,但當日在世貿災場為救人而犧牲的華裔移民曾喆,他的家人要到這個星期六,才能為他舉行喪禮。當局在三個多月前,才經DNA(脫氧核醣核酸)核實,在災場找到曾喆的部分屍骨。死者的母親傷痛依然,但她說,能找到兒子的遺體,已令她稍覺安慰。
喪生時才二十八歲的曾喆在廣州出生,生前在世貿中心旁的紐約銀行任職經理,去年九月十一日早上世貿第一座大樓遇襲後,他本已撤離辦公室脫險,但在打電話給母親和來自香港的女友報平安後,本身是義務救護員的他,毅然返回災場,協助拯救現場的傷者,在兩座大樓塌下前,還恰巧被電視台採訪隊意外拍下他救人的情況,成為他留給家人的最後片段。
曾喆的母親岑嬌嫻一年後的今天再接受記者訪問,說到兒子仍禁不住傷心落淚;時間未有洗去喪子之痛,她抹着眼淚:「每日每晚我都想起那日情況。」
對於恐怖襲擊以及美國後來發動的反恐戰,她只說:「對政治我一竅不通,對平民來說,誰是誰非好難分得清,但最無辜是百姓。」
在九一一恐怖襲擊事發後一個多月,曾喆雖仍無音訊,但她已接受了兒子已離開人世的事實,為兒子申領死亡證,又為他舉行追思會,但直至今年五月十八日,當局通知她在世貿災場發掘到她兒子部分的屍骨,經DNA化驗確實,讓她可在這個星期六為兒子正式舉行告別遺體的儀式,令她稍覺安慰。
這一年來,曾喆捨身犧牲救人的事迹獲得美國社會的肯定,紐約州長保陶基在早前發表州情咨文時,特別提及曾喆移民美國後的奮鬥經歷和九一一當日的英勇行為,形容他是「美國的英雄」。在曾喆曾服務的救護隊,一部新的救護車更特別以曾喆命名。
曾喆的故事廣為美國主流社會接受,但岑嬌嫻說,過去十二個月為兒子的後事奔走,遇上不少不合理的情況,她深深感受少數族裔在美國面對的困難。
一些美國政府部門和救濟組織,都以她不是跟兒子一起報稅為理由,拒絕向曾喆的母親發放恩恤援助,後來經當地的社工協助爭取,才獲得一些援助。
她又批評,聯邦政府的賠償方案不公平,計算金額時要扣除死者本身的保險賠償;由於語言不通,她希望義務律師團體委派懂中文的律師協助她辦理索償,但結果也未能如願。
紐約現場直擊 記者:鄭逸宇 陳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