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同興建港珠澳大橋<br>經濟學人料港經濟僅增0.7%

贊同興建港珠澳大橋
經濟學人料港經濟僅增0.7%

【本報訊】經濟學人企業組織香港地區經濟學家鮑梁煥好認為,受到外圍經濟環境影響,香港今年經濟難好轉,料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僅得0.7%。長遠而言,香港應善用與內地的關係,促進本地經濟增長。

鮑梁煥好昨天出席該組織舉辦的亞太區策略性預測會議時表示,香港與內地的關係是夥伴而非競爭對手,容許旅遊、貿易、資本投資和人力資源方面更自由的流通,有助香港經濟發展。

應安排更多專才來港
她舉例說,兩地在審批內地人來港的政策上,應更注重安排專才來港工作,而非現時將焦點集中在家庭團聚;此外,將貨物預先清關等問題,也應早日解決。
至於部份港商倡議興建的港珠澳大橋,她認為香港和珠三角目前的連結集中在東面,建橋長遠可促進兩地的人流和物流交通,惟仍須考慮治安、交通及資金來源等問題。
她承認,香港與深圳兩地的碼頭業實存在競爭,但香港目前在這方面最大的問題,並非深圳的發展,倒是港府就興建十號貨櫃碼頭事宜上,懸而未決。出席同一場合的經濟學人企業組織副總裁兼中國部主任LoisDouganTretiak續稱,香港未來方向應是好好發展貨運業務,興建新的貨櫃碼頭,以增強競爭力。
她預期,中國2002年生產總值增長為7.5%,2003至2004年增長會介乎7.9%至8%,直至06年,中國的增長會介乎7.5%至8.5%,新領導層的更替,不會影響內地的經濟政策。不過,環球經濟放緩,可能影響內地海外直接投資(FDI)的增長。據她所了解,已有部份企業要縮減規模,削減在中國的投資。

港府應研究聯滙問題
至於被認為是一大隱憂的高失業率問題,她認為中國政府已十分清楚問題所在,並以非常聰明的方法處理這問題,就是透過鼓勵私人投資,吸收市場的人力資源。
鮑梁煥好認為,隨着中國和香港關係愈密切,美國對香港的影響日漸減少,香港應着實研究現有與美元掛鈎的聯繫滙率。
她說,香港浪費了90年代中的機會,恐怕要等到美國經濟重新起飛,才可有機會脫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