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類假設句 - 古德明

第三類假設句 - 古德明

第三類假設句,是說過去假如發生卻沒有發生的事,句式是「if+完成式動詞+would/should/could/mighthave」,例如:Ifyouhadcome,youwouldhaveseenhim(假如你當時來了,就會見到他)。
有had字的if子句,可用倒裝法改寫,而把if略去,例如:Hadyoucome,youwouldhaveseenhim。
現在請看一位中學生示下的句子:Ifyouwantedtosaveyourtime,youshouldhaveboughtyourticket(你當時既要節省時間,就應該買票)。他老師認為wanted必須改為hadwanted,可謂墨守成規,未懂變通。
假設句的句式,有時可以混合使用,例如:Ifyouhadbeenmorecarefulwithyourmoney,youwouldnotbeinwantnow(假如你從前謹慎理財,現在就不會那樣貧困)。If子句用第三類句式,表示對過去事情的假設;主要子句用第二類句式,表示對現在事情的假設。假如把wouldnotbeinwant改為wouldnothavebeeninwant,是說過去貧困,不是現在。
至於那位學生所說句子,if子句用第二類句式,過去式動詞wanted只表示過去的事,無「假設」含義,那if可譯做「既然」;主要子句則用第三類句式,表示對過去事情的假設。假如把wanted改為hadwanted,等於說「事實上你當時沒有想到要節省時間」,意思和wanted根本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