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 莫家豪博士
近年大學迎新營活動中三番四次傳出大學生大搞「三級淫褻」遊戲或口號。日前中大迎新營又再「玩出火」,發動學生集體叫喊猥褻、侮辱女性口號,又製作模仿桑拿浴室海報,為的是「搞搞氣氛」。淫風不但在中大橫行,據報道類似的迎新活動,也充斥着意淫遊戲,一時之間,大學「淫風」四起,低俗文化充斥校園,真叫人感到困惑和難堪。
近年大學生的水平下降,早已為傳媒及不少社會人士詬病。接二連三的「淫意」迎新活動再次引起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這說明了社會對道德、倫理和正確意識的不重視。在二三十年前,小學課程內仍保留「德育」教育,近代自由思潮興起,對於傳統上「博雅」和「情操高尚」的觀念及價值不予重視。在大學迎新會中講「大學之道」、「為人價值」、「大學生的理想」,變成講「八股」和「陳舊老土」。為了迎合新生一代,大學迎新便大搞「新思維」,以「玩大」、「講性」,甚至三級觀念為大家打開悶局。事件反映本港教育缺乏一種正確道德教育,對學生的人格培訓不重視。
淫風橫掃學界,不少年輕人根本不覺得有觀念上問題,以為大講言論自由,思想開放就可以「為所欲為」。其實教育界一直關注學生德育教育,但在課程內倡導道德價值教育之同時,不少社會人士又紛紛指摘教育界「過份保守」,老以干犯「自由」詬病樹立道德之做法。近年大學校長在「管教」大學生德育時,有些校長釐定學生守則;有些校長祈盼學生至少講禮貌,竟被傳媒報道成為「大學校長」以「小學」方法教導大學生。此舉真叫大學教育界陷於兩難局面。
再者,大學淫風湧現亦與近年部份傳媒不斷渲染及倡導有關。據調查報告「港大與中大學生最愛看娛樂雜誌」顯示:學生以大眾化報章如《東方日報》、《蘋果日報》為首選,留意娛樂新聞程度高於國際、中國及本港新聞。大學生對性開放,對淫意遊戲以及粗鄙口號缺乏「防禦能力」,早已和近年社會意識及傳媒廣傳的風氣有關。傳媒揭發和批判大學生不正之風之同時,必須反省本身的報道手法;不少傳媒機構為追求銷量而大肆報道色情、賭毒的有關資訊,對今天大學生的不自覺,實要負上一定責任。
在「淫風橫行」的局面下,當前大學生必須擔負匡正謬誤,建立一種全新大學之風。納稅人每年用不少公帑去提供大學學位,使大學生成為天之驕子。我們真的希望大學生真正承擔責任,起碼做一個向自己、向家人及向社會負責的年輕知識分子。大學之道如何發展,社會責任如何秉承,以及學術傳統如何薪火相傳,適值新一學年伊始,就讓大學生們進行一次深刻反省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