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喬治布殊政府中鴿派之首的國務卿鮑威爾,在鷹派勢力擴張下一直勢孤力弱,有消息指他已意興闌珊。美國《時代》周刊報道,鮑威爾去意已決,打算待二○○五年喬治布殊的總統任期屆滿便會離職,即使對方連任總統亦不會留下。這對於想在白宮多留四年的喬治布殊與共和黨,將是個重大打擊。
周一出版的《時代》引述接近鮑威爾的消息人士透露,鮑威爾已立定主意,待喬治布殊完成首屆任期(二○○五年一月),他就會離任。該名消息人士稱:「到時他已認真負責地貢獻了四年,已經足夠了。」
雖然鮑威爾一向主張押後甚至不向伊拉克動武,但消息人士強調,即使美國真的出兵攻打伊拉克,鮑威爾仍會留任至喬治布殊首屆任期完結,不會中途離場。一旦喬治布殊成功連任,唯一能令他續任國務卿一段短時間的,是美國獲得重大的外交勝利,例如中東和平取得重大進展。
消息人士對《時代》引述鮑威爾的話說:「我憑良心做事。我幫助(喬治布殊)走到這裏,協助他上了台,我已竭盡所能。」消息人士補充說,鮑威爾沒打算角逐總統寶座。
《時代》指出,鮑威爾一旦求退,對共和黨可能是重大打擊,因為溫和派之首鮑威爾,可助共和黨吸引不同立場的選民,拓闊票源。
事實上,傳媒每隔一陣子就傳出鮑威爾可能辭職的揣測,因為他在不少問題上與內閣同僚都意見相左。在攻打伊拉克問題上,雖然他也贊成伊拉克總統侯賽因要下台,但顯然不贊同副總統切尼及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等「鷹派」的主張,即擅自動武達成目的。
鮑威爾周日剛打破近期的沉默,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時表示應先敦促伊拉克讓聯合國武器調查員重返;而切尼數天前才斷言就算伊拉克答允再接受核查,也「保證不了甚麼」。
中東問題上,鮑威爾對於以色列軍事鎮壓巴勒斯坦人較不以為然;反恐方面,他曾主張把就逮的阿蓋德和塔利班成員列作戰俘,但遭拉姆斯菲爾德反對,結果他們被列作「非法戰鬥人員」。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