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開發的啟示

浦東開發的啟示

周八駿

我的老朋友、上海市政府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戰教授不久前訪問香港,在香港總商會舉行的午餐會上發表演講,介紹了上海近二十年改革開放發展的經驗,對正在為經濟轉型而苦苦奮鬥的香港市民說了一番語重心長的話:「如果上海可以從一個典型的計劃經濟體系轉型至今天的樣子,為甚麼現在香港不能在自由市場經濟走出(困境)?希望上海的經歷能給香港一個激勵。」
他的這一番話,使我回想起一九九六年中,他和當時上海市政府另一位智囊、現任重慶市副市長黃奇帆先生自美國訪問歸來途經香港時,與香港若干位財經界人士座談的情景。黃王二位先生訪問美國的一項重要使命,是應迪士尼公司之邀考察美國的迪士尼主題公園,因為上海市政府有意在上海建立迪士尼主題公園。他們邀請香港財經界人士座談的主旨,則是為如何採取新政策措施推動浦東開發而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

靠堅毅精神度難關
浦東開發得力於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巡」,中央政府給了一系列政策優惠,包括規定外資銀行欲申請開辦人民幣業務則必須先在浦東設立分支機構。這些政府優惠產生了積極的效應,但到了一九九六年,這些積極的效應大體已發揮殆盡。浦東開發向何處去成了一個問題。所以,作為上海市政府的兩位智囊,黃王二位開門見山便徵詢與會者:浦東能否成為跨國公園、跨國銀行在亞太地區的區域總部所在地?為達這目標,浦東應採取哪些新的優惠政策?遺憾的是,與會者幾乎一邊倒地對前一個問題予以否定的回答,對於後一個問題自然也就提供不了甚麼真知灼見。
這兩位先生返回上海後如何向上海市政府滙報,上海市政府後來在浦東開發問題上如何舉措,如此等等,我無從知其詳,但是,我知道,一九九六年以後,中央政府再也沒有特別給予浦東開發以政策優惠。五年後,當我有機會在浦東陸家嘴金融區工作一段時間時,耳聞目睹的事實活生生地告訴我,浦東開發走出了五年前暫時的困擾。
上海的模式有其特殊性,未必適用於香港,然而,上海市政府和市民能夠克服暫時困難、擺脫暫時迷惑,而將浦東開發推上層樓,那種鍥而不捨的精神確值得讚佩和仿效。香港人的頑強和堅韌本來舉世聞名,重新煥發定能披荊斬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