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人理財的觀點來說,維持良好的個人信貸資料是很重要的,其中一個會損害個人信貸紀錄的可能,是客戶對小數的貸款不放在心上。
破壞良好的信貸紀錄,普遍會發生在信用卡之上,通常每期信用卡的帳單,都會列明最低還款額,有時數目只是很少,例如幾十元。但不要小看這幾十元,只要到期時不還,都有可能損害個人的信貸紀錄。現時香港的信用卡壞帳率實在太高,銀行都想盡辦法去降風險。如果客戶忘記還款,有可能被發卡銀行視為壞客戶,輕則被降低信貸額,重則要提前還清所有款項。如果在收到警告信一段時間之內不還款,帳戶便可能被列入黑名單,以後再借款之時便會遇到困難。
為何銀行會為區區一百幾十元進行那麼多程序,令不還款或忘記還款的帳戶變成黑名單?答案除了是原則問題之外,另一原因是節省成本,利用電腦處理這些事項。
據有關統計,香港現時的信用卡發卡量有1100-1200萬張左右,香港18-55歲的勞動人口約有320-350萬,那麼平均每名勞動人口約有信用卡3至4張。
每張信用卡每月也發單一次,因此每月寄發的月結單達千萬張以上,不利用電腦根本不能處理。
電腦是死物,電腦程序定下逾期不還款便會當成壞戶口處理的指令,所以不論欠款多少,只要逾期不還,一律被界定為有壞帳的可能,因此記緊準時繳交每期最低還款額,避免造成不便。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