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系講師 蔡子強
自從中大迎新營淪為三級派對的新聞曝光後,社會上聲討的聲音排山倒海,相信不用筆者多費唇舌。我只想補充一點,這不是性觀念開放與否的問題,成年人私底下的性取向及行為,旁人毋須指指點點,就如我們大部份人(包括筆者)都有看過三級電影、雜誌書籍等,但大家都不會覺得有甚麼大不了一樣。
但今次牽涉的卻不是私人行為,而是在大庭廣眾之前,以極為露骨及粗鄙的語言,向他人作出侮辱,無論遣詞用字都極具侵犯性,大部份正常人聽了都會覺得尊嚴受到極大損害,是典型的性騷擾。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在工作單位向他人說出類似說話,是要負上法律責任的,準會被人控告。如果年輕人真的出於無知,雖然可以從寬處理,但卻絕對不能當作甚麼事也沒有發生過,因為這樣只會縱容及間接鼓勵這些行為。
奇怪的是,其實類似的新聞,在過往幾年早已有之,我記得自己也就此接受過傳媒訪問並作過評論。但報道還報道,迎新營卻依然年年如是,所以我贊成中大校方今次應有所行動,以帶出明確訊息:這是不能容忍的。否則讓肇事同學久而久之真的以為可以無事,到進入社會工作才觸礁,他可能要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蘋果日報》在上周四以社論譴責大學生的這些行為,並說「不良風氣入侵大學校園,並非由今日起,……李(國章)局長應該積極檢討,在五年任期內全力整頓大學校風,嚴格執行制度和紀律,令香港的大學校園回復潔淨,讓真正求上進者有安心求學的環境。」說來義正詞嚴,激憤人心。
但當《蘋果日報》愈是批評得慷慨激昂時,也愈教人感到該傳媒集團的人格分裂。就如被該報章斥為「中大迎新營離譜口號」之一,甚麼「冰火五重天」,幾年前大家聽到頂多只會聯想起武打漫畫中的一種武功,但今時今日,大家都知道這是風月場所中的一種特別色情服務,印象中便是拜該報風月版大力推介所至。
就是撇開該報的風月版不談,同一集團名下,以年輕人為主要售賣對象的雜誌《壹本便利》,近年來更大量以青年人嫖妓、後生女賣淫、荒唐的性生活等,來作為差不多每期的封面故事。如果這是一本封上膠套,「擺明車馬」的成人雜誌,那還罷了,但偏偏它卻是以年輕人消費來包裝的雜誌,我便看見不少大專生以它作為精神食糧,雖然我不斷苦口婆心叫我的學生閒時多看《經濟學人》,但始終難敵它的威力,只能搖頭歎息。
我記得幾年前,漫畫人劉定堅及他的「自由人」漫畫集團,曾經因打着漫畫的幌子,而出版骨子裏是色情小說及裸女圖冊的所謂「漫畫」,被整個社會口誅筆伐,人人喊打,幾乎成了「過街老鼠」。當時最大的罪名,便是這些「漫畫」以年輕人作為主要市場,披着令他們痲痹的外衣,使他們更易在心理上較為鬆懈的情況下,遭受影響。但十分奇怪的是,近年的《壹本便利》,卻少有人拿出來討論。
如果《蘋果日報》叫李國章全力整頓大學校風的話,那麼它是否也應該回去先叫自己的傳媒集團,整頓一下自己的報業操守呢﹖
當然公平點講一句,同樣現象在其他傳媒也有出現,我就懷疑迎新營那些變態三級遊戲,有幾多靈感是來自那些收視爆燈,甚麼「XX獎門人」。成年人的世界有時也真的十分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