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指摘,電盈將削減員工計劃演繹成「創業計劃」,但該計劃詳情欠奉,故實質上是「假自願計劃」。他強調,房屋署數年前曾鼓勵員工自組公司承接屋邨管理工作,當時房屋署先承諾不裁員、又有額外補償、運作透明度較高;但電盈卻沒有承諾不裁員、沒有給予額外補償,員工在前景未明的情況下根本無從選擇。
城市大學財務學系副教授李鉅威表示,電盈可藉該計劃降低成本及員工人數,但總較「一刀切」裁員為好。同時,自組公司的員工將失去保障,包括要承受商業風險、面臨薪酬及福利下調等;而留下的員工,由於工種已外判,則將要面對更大的裁員危機。
證券分析員則說,暫難以評估該計劃最終涉及多少員工,以及對電盈財務的影響,但預計短期內削減成本的效果並不明顯。電盈股價昨日再創合併以來新低,收市報一元三角三仙,跌幅為百分之五。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