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批評:「簡直係多餘」<br>特首設影子行會討論新政

學者批評:「簡直係多餘」
特首設影子行會討論新政

【本報訊】董建華改組港府高層決策架構,決定在行政會議外增設一個相當於「影子行政會議」的高層政策組織,所有出席行政會議的三司十一局長都要參與,由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任主席,每個星期開會一次,集中討論所有局長提出的新政策,政策組通過後才提交行政會議。 記者:呂焯均

曾任職港府政務主任的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高級講師張楚勇批評:「簡直係多餘,到咗開行政會議時,除咗特首之外,人人都已經知道晒啲嘢,個會開嚟做乜!」根據港府原有決策架構,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擁有重大權力,轄下有八個政策小組,涵括他轄下所有政策範疇,例如規劃、土地、工程政策小組,涉及規劃環境地政局長、工務局長和有關署長都要出席,向曾蔭權滙報,大部份小組每月開會一次。在小組會議上,政務司司長有絕對權力把新政策建議打回頭,有關政策便不能進一步提交行政會議拍板落實。
據本報了解,自從董建華於七月實施高官問責制後,各個問責制局長均可以把新政策建議直接提交特首辦。事實上,曾蔭權主持的八個政策小組已名存實亡,過去兩個月,只有一個小組曾召開一次會議。

確保新政研討充份
不過,特首辦最近研究改組政府高層決策架構,董特首並已決定設立一個大型政策組,問責制下的三司十一局長全部參與,由曾蔭權主持,每個星期開會一次,與行政會議一樣。所有新政策建議都規定必須先獲小組通過,才能提交行政會議審議,確保所有政策都獲各局長充份研討。
政務司司長新聞秘書朱曼鈴證實,政務司司長曾蔭權轄下政策小組正重組,稍後才會有詳情。特首辦發言人則表示不會置評。

曾不能再主宰大局
有港府高官私下向記者表示,過去的政策小組確充份反映政務司司長的權力,出席的官員都是司長的下屬,「曾蔭權或以前嘅陳方安生,話要點就點,要全人類向左就向左,唔同意就見唔到光。」但是,問責制下,局長直接向特首負責,將來曾蔭權在新設政策組的角色肯定有變,再不能完全主宰大局。
曾任職政務主任兩年半的學者張楚勇則認為,十幾個司長、局長加上需出席講解的高官,太多人開會,效率怎會好,最終是人人浪費時間。無疑,問責制下所有局長已不是曾蔭權下屬,可以直接找特首,曾蔭權與陳方安生年代比較,已經完全不同。

影子行政會議成員
主席:政務司司長曾蔭權
成員: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唐英年、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律政司司長梁愛詩、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