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消息人士透露,原本與華潤創業(291)於內地合作以BlueNavy品牌拓展中、低檔休閒服市場的佐丹奴(709),會在兩個月內重新以BlueStarExchange品牌再進軍內地市場,惟目前並未決定會怎樣處理BlueNavy品牌。分析員指出,雖然此舉有浪費資源之嫌,但長遠對集團整體形象控制及宣傳將有正面幫助。
據消息人士透露,由於佐丹奴剛剛解決了BlueStarExchange的內地的品牌使用權問題,集團會再部署在內地中、低檔休閒服市場的發展,並重新在內地推展BlueStarExchange。不過,該人士並未透露佐丹奴會以何種形式經營該品牌,亦不肯評論屆時「替身」BlueNavy的去向。
據熟悉佐丹奴內地運作的知情人士指出,BlueNavy的選址及日常營運主要由合作夥伴華創負責,由於大部份設於百貨店內的專櫃或選址欠佳,令開業約1年的BlueNavy表現未如理想。
在較早前舉行的佐丹奴中期業績記者會上,佐丹奴主席劉國權亦主動提及,正在檢討BlueNavy的發展方向,但一切要交由華創決定。
有分析員指出,佐丹奴若能及早從BlueNavy中抽身而退,可算是一件好事,但現階段未能估計佐丹奴是否需要為BlueNavy撇帳,而按佐丹奴一向的作風推測,應該不需要為取回內地BlueStarExchange品牌使用權付出龐大代價。另一名分析員則估計,BlueNavy會在BlueStarExchange於內地開業一段時間後,才慢慢淡出。不過,BlueNavy只是開業1年便另闢新品牌,令人感覺浪費集團資源。
佐丹奴於00年10月決定,將旗下第二線品牌BlueStarExchange帶入內地,並選擇在內地具龐大零售網絡的華創為合作夥伴。及後發現BlueStarExchange的名稱在內地已遭人登記,惟有轉用BlueNavy品牌,首間分店於01年7月開業。截至02年3月底止,BlueNavy分店共12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