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學生舉辦投資教育活動今年已踏入第2年,雖然在開始時感到一定壓力,因為過去1年,整個經濟氣候不斷改變,究竟有多少大學生願意學習投資,畢竟是一個謎。就如00年時不少大學生選讀和電腦有關科目,但現在大學生很多都會選擇與物流業有關的科目,原因是特區政府大力發展物流業,畢業後的出路較有保障。
在美國會計帳目醜聞傳出後,加上細價股事件困擾及全球股票市場不濟的影響,金融業似乎已欠缺吸引力,還有多少大學生願意參加投資比賽,着實令我在比賽開始前不能感到樂觀。
不過結果卻甚理想,參與人數和去年相若,反映出投資界對不少人來說尚有一定的吸引力,令我感到金融業仍有不少的發展空間。大概只是業界近日太多問題出現,因此才令很多業界的朋友們感到不安,但既然仍有這麼多人對投資市場有憧憬,我們是否應讓他們失望呢?
或許真的社會文化不斷改變,加上資訊發達,令不少問題被放大,有點令大家感到無所適從,尤其是當各位在為投資界努力的時候,壓力仍然是無可避免湧來,感覺絕不好受。但如從另一方面看,由於資訊發達,投資者的求知慾比以往更強烈,這不是一個好機會給他們看我們面對困難的能力嗎?只要我們有的是專業,最後總會有知音人懂得欣賞,而且相信這些人必然是屬於大部份,我們實不應讓他們感到失望。
還記得早前有一篇訪問,標題是「陸叔字典裏沒有挫敗二字」,不少人看了後問我,人生是否真的如此順利?當然沒有挫敗二字並不代表人生是一帆風順,只是當問題出現時,用甚麼態度去面對而已,當你克服它,問題不再存在時,挫敗感自然消失。敗中求存,沒有被環境影響自己的鬥志和信心,就算失敗,只要能在錯失中得到經驗,到最後亦會重新得到成功。
其實回顧我在金融界中過去30個年頭裏,經濟難關也間斷地困擾過香港,84年中英簽署聯合聲明時,港人出現嚴重的信心問題;87年股災,港股停市多日;91年海灣戰爭,能源出現短缺危機;還有我未入行經歷前73年股災後的經濟蕭條期。這一切港人全都克服了,現在香港所面對的經濟困局,大家又有何原因不能解決呢?或許只是大家信心問題罷了。
這篇文章好像談多了,但和經濟有何關係呢?或者先讓大家先行領悟一下,明天續談。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