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一代漫畫宗師黃玉郎十三歲起,開始自資出版個人作品,最近,十歲的陳鈞樂打破了他這項紀錄,比黃玉郎更年輕當上漫畫家。他以$100自資出版《Likey足球》漫畫故事,雖然不是個人專集,只是一本業餘漫畫集的其中一部份,但他依然笑得矇起眼說:「考第一都冇咁開心!」
記者:李敬賢
攝影:伍慶泉
02年 「紫荊盃」全港公開繪畫大賽優秀獎
01年 第六屆海內外中國繪畫大賽精品展優秀獎
中華少年兒童美術書法大賽一等獎
99年 第十屆日本國際兒童畫展銀獎
粵港澳少年兒童美術大賽二等獎
「千禧龍騰」海內外青年匯青城入圍獎
童心繪出新世紀國際兒童繪畫比賽安慰獎
鈞樂自小已有千奇百怪的念頭,連陳媽媽也盛讚兒子創意最佳。鈞樂八歲的時候,家中買了一部錄音機,他拿着錄音機走進廁所,一邊錄下沖廁所的水聲,一邊扮新聞記者旁白:「𠵱家係新聞報道,本港正受到一股颱風吹襲……」聽過這段「新聞報道」的,無不捧腹大笑。
碧咸醜樣踢波無靚仔
鈞樂畫《Likey足球》時,正是世界盃激戰之際,於是引發他完成這個以踢足球為主題的故事,由故事構思以至人物造型,百分百原創作品,把創意發揮到漫畫之中。
故事是講述三個人鬥波及復仇的故事,只有四頁紙的篇幅。鈞樂不懂踢波,但喜歡看世界盃,捧巴西及英格蘭兩支隊伍。問他故事中三位主角是碧咸或朗拿度的化身嗎?「梗係唔係啦,佢哋咁醜樣,踢波嘅無個係靚仔。」連萬人迷碧咸都覺醜樣,鈞樂的答案天真得教人感意外。
只是一個很短的漫畫故事,鈞樂卻不馬虎,連人物名字也花了一番心思。其中一名主角「度魔」的名字,在以後的作品中也有出現,鈞樂解釋說:「『度魔』即是調轉讀的『model』(模特兒),用個『魔』字,勁好多。」
刊登《Likey足球》的業餘漫畫書《人各有誌》,由一班理工大學設計系的同學合資印製,其中一名成員由於認識鈞樂,知道他的畫功不錯,又有興趣,便邀請他提供一個作品。鈞樂於是花掉一個多小時便完成故事,一百元的資金則由陳媽媽代他支付。
《人各有誌》於上周在一個屬於業餘漫畫愛好者的漫畫展中發售,而鈞樂成為全場最年輕的一位漫畫家。
在漫畫展中看到其他人的作品,鈞樂說:「我覺得自己畫得不好,別人畫的靚得多啦!」從來沒有想過會把作品出版的鈞樂,已定了下個目標,就是製作一本個人漫畫專集,而且要畫得更好。
身旁的陳媽媽還透露了鈞樂另一個目標,她說:「佢想擺檔幫人畫肖像,好似屯門黃金海岸擺檔的畫家咁。每次帶佢到黃金海岸時,都這樣說。」鈞樂直認不諱:「係呀,佢哋啲畫畫得好靚,我好想好似佢哋畫得咁靚。」鈞樂說他是認真的,但暫時不會實現夢想,希望十八歲時才去黃金海岸擺檔。
人物肖像相信不會難倒鈞樂,他五歲起已開始學習繪畫,不時獲得本港與國際性的獎項。鈞樂六歲半的時候,老師把一幅繪畫風箏的作品寄往日本參賽,便奪得第十屆日本國際兒童畫展銀獎。
鈞樂亦愛好閱讀,尤其喜歡《基度山恩仇記》,間中亦有睇漫畫書,但以日本漫畫為主。對於本地漫畫家,他只認識黃玉郎一人。鈞樂自豪地說:「我都有黃玉郎的漫畫書!」然後衝入睡房中翻箱找出他的「珍藏」、口中形容為「好貴嗰本」黃玉郎漫畫。
可是,眼前的是一本《超人迪加》,鈞樂還指着封面印着「黃玉郎」的名字。原來這位十歲小童,弄不清「出品人」與「主筆」的分別,看到黃玉郎的名字,便以為是他繪畫的作品,於是擺出這個烏龍來。
鈞樂的興趣其實十分廣泛,成績亦很驕人。為了給作品題字,鈞樂去年開始學習書法,已得到三個獎項。由於自小患有哮喘,陳媽媽便帶鈞樂習泳,多年來已累積了奪得近五十個獎項,且在全港分齡游泳賽事中,獲得第四名。
繪畫、書法、游泳,加上學琴,已花掉鈞樂不少時間,陳媽媽希望他放棄部份興趣,鈞樂卻說「一項都不能少」。學業方面,全級二百多人中,鈞樂考六十多名,陳媽媽表示尚可接受,鈞樂笑說:「我寧願放棄讀書。」遇上唔識寫漫畫對白怎麼辦呢?「我咪畫唔用對白的漫畫囉!」
玉皇朝出版集團漫畫製作部總經理鄺志德看過《Likey足球》,認為鈞樂在分鏡及構圖方面很有心思,懂得靈活運用鏡頭來表達不同畫面,雖然有點零碎,但顯示出曾思考過,以十歲小朋友而言,是一個不俗的開始。不過,鄺志德認為鈞樂的畫功仍然幼嫩,若想當漫畫家,便應繼續接受繪畫訓練,打好基礎,保持對畫漫畫的興趣,多些創作,而且,一定要以學業為重!
訪問過程中,覺得陳媽媽很開明。當不少家長覺得畫公仔無出息、讀書才是正途時,陳媽媽會為兒子出版了自己的漫畫而自豪。陳媽媽笑着說:「𠵱家呢個社會,讀得書未必搵到食,有一技之長更重要,另類反而可以殺出一條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