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學期開始,但不同學生卻面對不同處境。在會考取得好成績,卻未能取得居港權的張小萍,計劃日內黯然離港;但十七歲應屆會考生兼女「車神」鄧穎詩,在新學年卻欣然放下學業,離港前赴意大利,接受免費賽車手訓練,盼有一天能成為世界級賽車手。
被入境處限令於上周五離港的張小萍,因病而獲入境處延遲離港限期。張父表示,為免再耽誤女兒前途,計劃日內送女兒回深圳,再找學校繼續學業。上周與張小萍攜手向特首求情的陳淑婷和陳淑林,則獲暫准留港繼續升學。
還有,七歲的崔傲青,上周也接獲入境處通知入學,但至今仍未找到學校取錄,以致趕不及在今日入學。性格較為沉默的傲青說,他希望與十二歲哥哥入讀粉嶺同一間小學。崔先生很高興地說,因為這兩年他為了傲青的居留權及入學問題,一直無法工作,現在終可回復正常生活,專心找工。
此外,在港的南亞裔青少年同樣遇到上學問題。香港融樂會總幹事王惠芬批評,本港部份中小學歧視南亞裔青少年,而該會至今已接獲九宗尼泊爾家長投訴,指教育署未能為子女安排學位。該會又引述教育署資料,指去年全港有八千名這類適齡學生,但七間專收這類學生的中小學,只能提供三千餘個學位,其餘兒童需要入讀私立或國際學校或無書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