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澳門賽馬會在香港馬季開鑼前決定暫時擱置自行開辦投注香港賽馬的彩池,雖然特區政府在較早前通過法例嚴打海外博彩公司吸收本地投注,但是昨天開鑼日的投注額不僅沒有因此而上升,反而比去年顯著下跌一成以上,全日總投注額只有七億五千多萬元,比去年開鑼日減少近一億元。我們認為,經濟狀況欠佳只是投注額萎縮的表面原因,更重要的是賭波活動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已開始顯著蠶食賽馬的投注額。
若果特區政府及馬會還是一心想透過定下更嚴的法例、更苛的執法來打擊賭波活動,來維護馬會在博彩事業上的壟斷性地位,那不僅無法止住投注額流失,反而令非法集團有更多空間吸取注碼,壯大實力,這對香港實在是有害無益的。
首先應該看到,經過六月世界盃的「洗禮」後,賭波活動已比以前更普及,也有更多市民認識,這當中自然包括不少下注賽馬的馬迷。當這些馬迷把部份金錢、部份投注轉到足球賽事上時,他們在賽馬活動上的注碼自然減少。在這樣的情況下,賽馬總投注額怎能不拾級而下、怎能不萎縮呢?
此外,政府雖然在月前通過法例,禁止市民向海外、境外博彩公司投注,而警方也宣稱在世界盃期間大力打擊非法賭波集團;但有關法例及警方的打擊行動效果並不明顯;事實上警方也不可能長期動用大量警力及資源掃蕩賭波活動。結果是海外博彩公司的網站固然繼續透過各種方法吸納香港市民的投注,非法集團也在警方打擊後重張旗鼓,繼續接受投注,甚至比以前更活躍。這樣下來,非法賭波活動怎會不更熾熱、賽馬的投注額怎能不受影響呢?
若果賽馬投注額減少只損害馬會的收益,那自然只是馬會自家的事,可是賽馬投注額下降將直接影響政府的收入、慈善及社會服務團體的活動經費,令市民所享有的社會服務縮減。更可怕是縮減了的投注額大半流進非法集團的口袋裏,令它們的財力更雄厚、力量更壯大,這又豈是香港之福呢?
我們認為,既然訂立嚴法、加強打擊已證實無法打擊賭波活動,而賭波活動又已愈來愈普及,甚至開始蠶食馬會、政府及社會在合法賭博活動的收益;那最合理的做法自然只有一個,就是盡快讓賭波合法化,讓馬會以至其他認可機構經營合法賭波,從而把失去的投注額取回。若果特區政府還要猶豫、還不能果斷作決定,那流失的投注額將愈來愈多,令整體社會特別是最需要社會服務的弱勢社群受到傷害。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先生,你願意眼巴巴看着弱勢社群的服務被削減嗎?
﹙圖﹚開鑼馬投注額下跌,與被賭波集團蠶食投注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