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縱橫:居屋售地產商不可行

投資縱橫:居屋售地產商不可行

最新一期居屋之申請反應甚差,有報道指政府及房委會正構思將部份居屋屋苑售予私人地產發展商,其他方案亦包括:(1)讓單位空置,待市況好轉時出售;(2)將居屋轉為出租公屋;(3)賣給市區重建局,安置受重建項目影響的租戶。
上述幾個處理居屋的方案,以出售居屋予地產發展商的構思最劣。上次已講過,影響樓價之升跌主要是兩大因素:一是經濟狀況,二是供求。自金融風暴至今,香港之經濟愈來愈差,現時連環球經濟亦現危機,樓市已不能靠經濟起死回生,若要透過樓價上升解決負資產及破產問題,便只有從「供求」入手。

供求失衡無法改善
過往兩年政府減少土地及居屋供應,市場上因「八萬五」積壓之過量樓盤供應正逐步消化,估計再過一兩年時間,樓市的供應可望接近平衡。一旦政府將2萬個居屋單位的全部或大部份售予地產發展商,意味市場上又會多一批新供應,樓市如何能復甦呢?香港樓市稍後可能要面對美國進入加息周期的風險,其潛在的殺傷力相當大,而市場亦缺乏足夠能力去消化這一批居屋供應。房委會希望透過出售居屋予地產發展商套現紓緩財赤,只是短視的做法,亦將得不償失。
至於讓單位空置,待市況好轉時才發售,這亦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只會為樓市多添一個不明朗的「金箍罩」,為樓市的復甦製造障礙。
將居屋轉為出租公屋,及賣給市區重建局是恰當的安排,低收入市民可加快入住公屋,樓市亦可免卻居屋的困擾。至於現有未建居屋的地皮,則可撥回政府土地庫作未來供勾地之用,居屋之歷史任務已完,應立刻撤銷。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