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學校而非學生負責

是學校而非學生負責

王岸然

若然董建華忽然破口大罵,說香港經濟數十年來發展良好,歷來只有通脹,沒有通縮,為何港人這幾年來表現咁差,叫港人好好反省,要知錯能改,不要再令董伯面目無光,做特首做得咁辛苦,是港人對佢唔住,大家會有甚麼反應?除了問候他祖宗十八代之外,大家會認為他黐了線。
那我們為何會責難大學生鄙俗,會在大學的迎新活動中大搞意淫的遊戲,是低級趣味,下流,無品味?我們可以這樣指摘而不內疚嗎?
大學是社會的縮影,大學生的次文化,一樣是社會的次文化,大學生表現得下流,無品味,粗俗,正正是因為我們的社會是這個樣子,大家瘋狂咒罵大學生一頓之餘,有沒有想過大學的次文化出現,是因為社會的大氣候入侵校園的結果。而學生,是受害者,我們是將責任推給受害者。
香港的政治文化,是沒有負責任意識的文化,這也是普遍的社會文化,永遠將責任推給別人,而發揚這些文化的表表者,正是以樹人為己任的教育工作者。於是我們見到的,是大學的輔導長,大學的官僚組織跳出來,說要徹查,說要追究責任,說要監管,卻沒片言隻字,說要負上責任。

李國章責無旁貸
學生的責任如何,容後再研究,眼前要追究的,是大學的教育工作者,作為對社會負責的公共機構的管理層的責任。筆者要譴責這位叫鄭振耀的輔導長,是一位不負責任或最少是不願負責任的輔導長,中文大學的校長,亦是一位沒有負責任意識的校長。
為何公眾只知要學生道歉,沒有人要求大學校長道歉,要求負責學生德育的輔導長道歉?鄭先生沒有責任嗎?校長負責制要負責的自然不是署理職務只有一個月的代校長而是過去六年的校長李國章。
中文大學的學生中有機會與李國章開過會議的學生,都知道李校長作風家長霸道,校政問題最終必然將部份責任推回給學生,今次事件,也不例外。
社會風氣的敗壞,道德的淪落,幾份大報及幾本周刊責無旁貸,包括這一份對年輕一輩極有影響的《蘋果日報》在內。亦所以筆者認為代表報紙的「蘋論」在二十九日的立論,要求李國章積極檢討校園風氣的文章,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知律人,不知律己之作,希望程政先生可以反省一下。
筆者也是在大學混飯吃之人,對年輕一代的心態敢說是十分了解,容我說一句公道的話,他們是聰明而本質沒有問題的。最少負責今次活動的同學也承認責任,比只是卸責的人更勝一籌了。成長在這樣一個衰退失敗之中的社會,一個快要淪落到開娼開賭以求生存的社會,一個畢業就要失業,欠缺機會的社會,究竟是年輕人負了我們,還是我們負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