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與貧,從來沒情份 - 鍾偉民

富與貧,從來沒情份 - 鍾偉民

今天,說說過了時,老掉牙的儒家道理。「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論語》〈學而第一〉)「諂」,就是對富人低聲下氣,涎臉逢迎;「無諂」難,難在貧窮戶多,大家都要吃飯;為吃飯而諂,我明白;不害人,就算為吃飯而舐,而拜,而認契弟,都可以體諒,根本就是悲劇,怎麼還好深責?
吃飽了,搜刮夠了,還要死諂爛媚,才教人費解;難得這種「諂人」,還多是識字的。諂,最易有回報,夜夜陪吃陪笑,伸手接痰,人心肉做,奴才做得不好,主子開恩;做得好,都賜高位,讓他搖着尾巴享浮名。

當然該罵;但罵人得勢,叫「酸」。誰還敢罵?「無諂」難,「無驕」更難;諂而得勢者,最難不驕,心理不平衡啊,趴久了,站起來,都要比人高:「你不認識大爺?你敢不認識我舔字第一號舐痔大爺!」
貧,不能不事權貴,但刷鞋部經理、舔痔組主任開銷大,要裁要削,不諂的,都要付代價,注定先捱刀。無所謂,不諂,有不諂的快意。
無諂,無驕,夠難了,還奢望呼風喚雨的大老闆發財立品,來個「富而好禮」?從前,對某些人是有點幻想的,受人錢財,替人用心;年深日久,看仔細了,還不是「有錢大鳩曬」的財閥?不愛奉承,原來只是不愛尋常奉承;然而,猛將在前線拚死效命,哪還有工夫夜夜相陪?伴你啖鮑魚吞排翅,談笑用兵?不諂,原來就是「見錢交貨」;富與貧,從來沒情份。
不諂,就得天天準備捲鋪蓋,棄明投暗,或者棄暗投明;反正明不明,暗不暗,都一團混沌。然而,西家驅除悍將,東家就多了良才;此消彼長,請富而無禮的大老闆,當心無情的回馬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