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食文化:<br>宋明珍饈金華火腿

煮食文化:
宋明珍饈金華火腿

中國有三大著名火腿,即雲南的雲腿、江蘇的北腿、浙江的南腿。其中最為大家熟悉的則非浙江的南腿莫屬,南腿亦即金華火腿,它原來是三大火腿中歷史最悠久的一種,今日要為大家介紹的正是它,超過八百多年歷史。
金華火腿既是輔助料,又起到調味、增鮮等作用,配以淡味的原料如冬瓜、海參、魚翅等一齊烹煮,有助增加鮮味及香氣。如此佳品,究竟是如何製作,且可以久放也不易壞?又怎樣才能食出其鮮味呢?

記者:陳冰麗 攝影:周旭文
菜式示範:桃源酒家葉永雄行政總廚
地址:尖沙嘴廣東道33號中港城一樓(27361688)
鳴謝:上海新三陽南貨
地址:九龍城侯王道49號地下(23823780)

原隻金華火腿解構

A.油頭
又叫琵琶頭,這部份肉食不多,但頗嫩口,因為帶有肥油,半肥瘦的火腿肉,軟腍適中,宜燒或炸,甚至以之煲粥、煲例湯用作吊味亦佳。

B.針/升
呢部份的肉質有如牛柳,比較軟滑,亦因為肉軟,適宜切幼絲,拌以淡味菜式一齊食最適合。

C.草鞋底
連皮的部份即草鞋面,肉質最瘦,可以蒸或扒。相反沒有皮這部份叫草鞋底,肉質會較嚡,適宜切片蒸,令其軟腍易入口。

D.肘子
如同豬𦟌,肉香且滑,所以適宜燉或扒,即使燉的時間過久肉質也不會過嚡。

E.腳
骨多幾乎無肉食,連皮同骨可用作熬湯,取其香味,配以雞、鴨煲湯令湯更鮮甜。

宋皇賜名
相傳宋康王南渡時,抗金民族英雄宗澤將軍,帶了由家鄉金華府義烏縣所產的「兩頭烏」良種豬的後腿,醃製成的鹹腿,獻給宋皇,宋皇見剖開後的豬腿肉色鮮紅似火,而且又芳香味美,於是便賜名為「金華火腿」。自此宋、明兩代,金華火腿已被當作席上的珍饈。自清光緒十三年更開始行銷歐美、南洋各地。清代著名的「滿漢全席」中就有「金華火腿拼龍鬚菜」、「火腿笋絲」等菜式。其中一款「薄片火腿」聽講是清末民初杭州的一家菜館創製的一款佐酒冷盤,近百年來一直為廣大顧客所喜愛。

「兩頭烏」豬後腿
金華火腿所以馳名中外全因為由選料至加工製作都非常嚴謹及考究,選料首要以金華特產「兩頭烏」豬的後腿製作。這種豬的特徵是頸臀烏黑,身段及四腿則雪白。選料嚴謹,要皮薄爪細、腿心飽滿、瘦多肥少、大小適中,以六斤左右的後腿最佳。製作方面,由選腿開始,要經過修邊、上鹽、洗曬、發酵、整形等五個工序,大約十個月左右至能製成完整一隻具色、香、味、形的金華火腿。

食法

金華火腿可以清蒸、燉食,也可以作為菜餚的主料或輔助料和調味料。此外,金華火腿因為鹹淡適中,香濃味鮮,在江南一帶,它更被用作做糭子、月餅的餡心。


金華火腿是醃製品,不宜採用乾燒,亦忌用醬油、醋及花椒、八角等濃味香料一同烹煮而令火腿失卻原有風味。

蒸荷包豆腐
豆腐本身味較淡,配以金華火腿片同烹調非常合拍,而要清蒸的話,則以草鞋底的肉質較適合,火腿肉經蒸過,惹味而香濃的汁滲入豆腐內,起了調味作用,令淡味豆腐即時變得更鮮味。

材料:
金華火腿6片、布包豆腐2磚、鮮冬菇2隻、本菇50克、肉碎40克、崧子仁適量、小棠菜少許

做法:
1.布包豆腐原件以滾油炸好,放入清雞湯內浸一陣,取出,頂部片出三分一,再用匙羹刮出豆腐。
2.肉碎、鮮冬菇、本菇同炒熟,加少許鹽、糖、生抽調味,盛起,釀入豆腐內。再加上金華火腿片。
3.最後將片出的三分一豆腐放上,隔水大火蒸約10分鐘。小棠菜拖水後伴碟,煮滾蠔油及清湯,淋上豆腐面即完成。

炸雲腿伴玉乳蝦仁
此雲腿非指雲南的雲腿,其實是帶有少少肥部份的油頭,切出部份油頭火腿,蘸以蛋糊炸之,再切片,半肥瘦的火腿呈半透明狀,食落甘香鬆化,口感佳,配以用牛奶、蛋白及蝦炒成的玉乳蝦仁,一脆一軟,濃淡適中,互相配合。

材料:
雲腿160克、海蝦160克、雞蛋白5隻、鮮奶半小碗、菜片1湯匙、米粉適量

蛋糊:
雞蛋2隻、生粉或粟粉少許

做法:
1.雲腿蘸上蛋糊,放滾油中炸至香脆,取出瀝乾油後切片,伴碟邊。米粉亦炸至香脆,放碟中。
2.蛋白與鮮奶混和,再加適量鹽、雞粉拌勻。海蝦洗淨,去頭、去殼後挑去腸。
3.海蝦略泡油,再加入菜片炒勻,最後加入鮮奶蛋白以慢火炒至凝固即可盛起放米粉面。

涼拌火腿絲芽菜仔
芽菜仔價廉物美,營養又豐富,烚熟一大碟,放涼後,隨時拌入切絲的火腿拌食,可作為餐前開胃小食。

揀法表皮乾燥潔淨



保存置陰涼處
1.金華火腿在貯存中最易走油、變味,原隻買返去的話,最好將腳向下,置於通風陰涼處。
2.切開過的部份,可用菜油混和麵粉調成糊狀,塗上切割口處避免風乾。
3.另亦可將原本切出的火腿外皮,貼上原來的切割口,再以保鮮紙包實。
4.若已斬件的金華火腿,買返去則最好放冰格內貯存,至少可保存六個月不變壞,但若果見金華火腿帶骨部份變黃,則代表貯存不當,已受潮,應盡快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