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布第2季GDP最新修訂的數字為增長1.1%,與上月公布的初值沒有分別,但卻稍低於市場預期的1.2%;消費開支增長則由第1季的3.1%,大幅放緩到第2季的1.9%。
商業開支方面,更加由原先公布的-1.6%,大幅下調到-2.6%,已經是連續第7個月下跌,分析員均認為,在復甦動力減退之下,今年美國GDP的增長率應不逾3%。
8月份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也由7月的97.0至93.5,反映911後的「愛國消費」已無以為繼,就業市場情況惡化,加上股市大跌的財富蒸發效應,均使到美國人在消費方面漸趨謹慎,勢將影響到企業的盈利增長。
美股在大部份大企業都能順利通過814限令的核實帳目要求之後,曾出現小陽春,杜指一度升上9000點水平,但由於經濟方面缺乏利好消息,已使到華爾街失去進一步向上衝的動力,杜指在8月30日已跌回8663點水平。
在當局「嚴打」企業造假帳之下,一個後遺症是,美國企業今後的帳目在「乾淨」之餘,盈利水平和上升幅度也必然隨之大為「縮水」,這樣更難支持美股進一步反彈。
美國大企業的連串帳目醜聞提醒了世人公司管治(CorporateGovernance)的重要性,無論在世界哪一個角落,道理都是一樣。
不過,據理工大學對226間本港公司的問卷調查發現,香港企業高層的管治意識依然薄弱,有12%的公司曾有目的地修改利潤和營業額等帳目;65%的公司認為預算控制和財務報表重要,但只有7%企業同意公司管治水平很重要,反映管理層普遍對防範帳目醜聞在香港重演的意識不足。
美國經濟評議會就建議本港公司要進行管理改革,包括確保獨立董事的獨立監察角色、成立高級職員薪酬委員會以避免大股東與小股民的利益衝突等,並指出這是突出香港營商的優點,避免使到外資流向中國大陸等鄰近地區的好方法。
814限令除了對美國本土942家巨企加以約束之外,證監會(SEC)更進一步要美國上市的大型海外公司高層也要簽名核實公司帳目,受影響的包括30家日本公司、11家中國公司、10家香港公司和7家新加坡公司等。
在香港和美國均有上市的中資公司中國移動(941)和中海油(883)均表示已接到美國方面的通知,並會按規定在明年3月遞交經核證的帳目,中國聯通(762)則表示先要尋求法律意見。
分析員則認為,在海外上市的中資公司一直都會預備以大陸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的兩份帳目,因此要符合美國的新要求並無太大困難,只是美國SEC如何在海外執法將涉及主權之爭,有機會令投資市場成為貿易戰之下國與國之間的新角力場所。
泛德國際投資董事 姚遷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