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口中的乖乖仔<br>康仔「勝不驕、敗不餒」

父親口中的乖乖仔
康仔「勝不驕、敗不餒」

看着兒子由九年前一個暑假,在保齡球場內用一雙小手打出的第一球到現在,身為啟蒙老師的胡父(「康仔」的父親胡淑明)說:「這一年多來他進步很大,這是我意料之外的。看他現在打出的球穩定多了,人愈長愈健碩,對那個十五磅重的波負荷好了。如果他在亞運會中打出水準,在個人賽、雙人賽甚至是三人賽都有機會拿到獎牌。」

喜見兒子不斷進步
胡父開心的,是不但看見自己兒子在保齡球上不斷有進步,更難得的是「康仔」那一份「勝不驕、敗不餒」的態度。他說:「自去年五月的東亞運動會開始有人注意他到現在,他一直保持不錯的成績,除了人成熟不少外,平時待人處事跟以前一樣,都一樣乖。」
胡父正計劃與家人前往南韓釜山為「康仔」打氣,但目前仍未確定是否能抽出時間,親到現場支持「康仔」。

「康仔」之最……
最難忘的獎項:01年東亞運雙打金牌(是我第一個綜合運動會金牌,而且贏得驚險。)
最難忘的「另類」獎項:02年特區政府頒發「榮譽勳章」(得獎前完全唔知有這個獎,好意外。)
最想拿的獎:今年釜山亞運金牌
最唔開心的比賽:99年香港公開賽(當時因右手受傷,縱使打入青年組精英賽也要被迫棄權,在接受物理治療期間,更有三個月不能掂波。)
最想學的人:許長國、李麗珊(像「珊珊」般贏完奧運金牌,重可以一直keep住排世界第一。)
最崇拜的人:父母(無論是打保齡或讀書,他們都無時無刻全力支持我。)
最想多謝的人:家人及隊友

後記
「康仔」一雙大小不同的手掌,正是他目前人生的寫照:較大的右手,是他在發育期間不斷練波得來的,見證着他的保齡球生涯。左手一如普通人般,就像他快要重返校園,做回一個普通的中學生。對於一年前決定停學一年,「康仔」沒有半點悔意。看「康仔」將它們合起來時,一點也不礙眼,而且蠻「合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