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應大不應小 - 石琪

市民應大不應小 - 石琪

《大國民》原名CitizenKane,直譯「公民凱恩」,而citizen本來就是市民,亦指平民、國民、公民。大概因為西方國家觀念源於城邦,所以城市人就等於國民吧。
該片英文原名沒有「大」,但中文片名改為《大國民》也很貼切。首先,主角是大亨。其次,現代西方普通平民都很「大」,官商政要至少表面上必須討好百姓,尤其是自從立國以來便反貴族、尊平民的美國。
反觀華人世界,雖說早已沒有皇帝,由人民當家了,然而就連現在民聲很大的香港人,也慣稱為「小市民」。中國更多小蟻民,廣泛農民地位最低,有城市戶籍的市民較高,大城市人又當然「大過」小城市人。
目前做香港市民仍然有利,不必妄自菲薄。上海市民、北京市民的聲價則不斷上升,在國內和海外都特殊一點,比普通中國人有面子得多。外國大城市如巴黎、紐約、東京的市民,也常會令小城小鎮的同胞們羨慕,但相差不會太大。而且跑到世界各地,說是法國人、美國人、日本人,都有足夠體面了。
現在做中國人,已比上幾代在國際上抬得起頭,大大減少了自卑感。但還要頗長時間,才能做到每個國民在國內都被尊重為「大國民」,在世界各地都被歡迎為「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