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員 黃世澤
儘管世界盃已經結束了兩個月,而歐洲諸國的足球聯賽亦已開鑼,但香港政府在賭波合法化的問題上,仍然在議而不決的階段。而香港的基督教會,紛紛化身成為道德的捍衞者,竭盡全力去反對賭波合法化。
對於某些人來說,賭波合法與否的問題,是一個不講技術,只講道德的問題。但政府於施政時,仍然要顧及賭波合法與否涉及的各種實務問題,而就香港的社會福利和犯罪結構而言,賭波合法化對保障基層利益,已經是相當迫切的一件事。
首先,除了麻雀館東主外,香港唯一壟斷賭博事業的機構香港賽馬會,並不是一個商業機構,而是一個慈善組織。香港的社會福利經費,除了來自納稅人每年所繳納的稅款外,便來自公益金和馬會這兩大機構的奉獻,而公益金的收益難免受到經濟周期波動影響,只有賭博這種娛樂,受到來自經濟周期的影響比較少。
由於現時香港人對賭馬的興趣,普遍不及比較容易明白的賭波,若然馬會不能參與收受賭波的投注,換言之,香港的博彩收入便會源源不絕流入黑幫分子手中,而可用於社會福利事業的款項將會逐漸減少。在經濟不景時,其實不同組織對經費的需求均比以往要大,若現時不容許馬會參與賭波活動,只會變相令不少基層市民的生活雪上加霜。教會團體可以靠教友穩定奉獻,維持社會服務,甚至購置戲院作教堂,但反對賭波合法化的教會,曾否想過其他倚靠馬會經費的社會服務機構如何維持服務。
另一方面,非法賭波活動往往與非法高利貸集團有所聯繫,當參與非法賭波人士輸了錢想繼續賭博時,那些收受賭注的人便會同時借出高利貸給他們,這樣的一條龍服務,令到非法賭波活動獲利更豐,這變相是助長高利貸集團。有了合法賭波後,非法賭波活動便會大大減少,這有助警方打擊高利貸集團的網絡。
總言之,賭波合法化與否這問題,政府應主要考慮實務問題。平心而論,賭波與賭馬是差不多的娛樂,若然賭波可禁,那麼六合彩與賭馬亦可禁。以市民普遍接受的道德標準來看,賭波其實並非傷風敗德得那麼嚴重。政府只要向青少年加以教育,問題還在可以控制的水平之內。但從保障基層利益和阻竭黑社會勢力角度而言,賭波合法化則宜盡早拍板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