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總的話:本港銀行體系能經考驗 - 任志剛

任總的話:本港銀行體系能經考驗 - 任志剛

香港銀行體系的實力非常雄厚,不但成功抵禦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面對目前的經濟困境,仍然保持穩健。不過,我們怎樣才能確定,假如情況進一步惡化,銀行體系仍能保持穩健?答案是金管局以至銀行本身都要定期進行「壓力測試」──測試的內容包括,假如經濟環境突然嚴重惡化、壞帳激增、利率急升,或三者同時發生,銀行會有怎樣的表現。
我們所採用的方法,是設定不同的處境──其中部份是根據以往經驗訂出,是有可能發生的;其他處境則比較極端,是不大可能發生的──並估計在每個處境中,銀行的盈利能力與資本狀況會受到多大影響。此舉讓我們能評估銀行體系在面對不同的狀況時,是否仍能保持穩健?是否有足夠能力應付?從而找出需要特別關注的風險範疇。

定期進行壓力測試
壓力測試是定期進行的,而金管局亦愈來愈重視這項定期測試。我們將會向銀行發出建議文件,提出更有效進行壓力測試的建議予銀行參考。例如,文件會列出一些假設性的處境,讓銀行進行壓力測試時使用。然而,我必須強調,這些處境絕非金管局對未來經濟金融狀況的預測──它們完全是假設的,只作壓力測試之用。
相信各位讀者都希望知道銀行在這些壓力測試中的表現,所以讓我總結一下金管局進行的壓力測試的結果。我們的測試結果顯示,本港銀行有能力抵禦不同程度的衝擊。即使在惡劣及不大可能出現的經濟及金融狀況下,本港的銀行體系仍能保持穩健。
雖然在嚴峻的處境中,銀行的盈利可能會大受影響,但尚不致影響銀行體系的償債能力。金管局的主要政策目標之一,是促進銀行體系的安全與穩定,因此,對金管局以至社會大眾來說,這些測試的結果相信會令人感到欣慰。
任志剛
金融管理局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