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踏入最後一周,我的女兒在上星期已回到美國繼續她的學業,雖然暑期對於大部份在職人士來說意義不大,但對於金融業來說,卻總有點意思,因為不少基金經理會在七八月間,和家人一同到外地度假,故此股票市場難免會較為淡靜,今年的情況就更為明顯。
昨日和一位電影公司的朋友交談,提及今年暑假檔期的電影市道無復去年強勁,雖然或多或少因為今年未有太多強勢片種在暑假檔期上映,但票房下跌百分比之多,卻難免反映出消費市道的疲弱。或者有投資者會覺得,現在VCD、DVD大行其道,願意花錢到戲院看戲的人少了。但VCD、DVD早已流行,如以這個原因去解釋電影市道的疲弱,則似乎有點牽強。
談了這麼久電影的話題,或許有人覺得我已成了一個影評人,又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我正在為進入影壇拍電影鋪路。但我肯定的說句,金融界至今仍帶給我無限樂趣,我還沒有興趣轉至別的行業發展。其實只要各位留意一下上市公司的列表,不難發現不少上市公司是與電影業有關,加上電影業的興旺,或多或少都能反映出當時經濟狀況。因為拍電影始終都是高風險的投資,如有人願意斥巨款去投資拍片,或多或少反映出當時投資市場的人心不會太虛弱。
我的電影業界朋友解釋,今年暑期沒有甚麼「重頭」電影推出,便是因為自去年下半年起,沒有人願意花錢投資電影市場上,為的是避免無謂損失,因此今年暑假便沒有一些強勢電影推出市場了。聽完他的一番話,電影業的困難似乎甚是嚴重,但想深一點,在現今的經濟環境下,有哪一個行業的經營是不困難?電影市道的困境,只是本地經濟狀況的縮影。
雖然前景不明朗,但那位朋友說的一番話,實在值得從事任何行業的朋友借鏡參考。他回顧在好環境時,很多電影製作費用都偏高,形成泡沫,雖然環境理想,但由於成本高昂,不少電影到最後仍可能是虧本。反觀現在經濟環境疲弱,但成本已回至合理水平,不少製作人開始用心製作,令電影質素回升,故此現在投資電影的風險其實正在逐漸降低,在萬事都走回正途時,步回成功相信只是遲早的事。
或許電訊業也好、金融業也好,都應該以此作警惕,多做腳踏實地的事情,少作不切實際的行動,才可回復至燦爛的景況。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