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利益或受損霍大班勞氣有因

投資學堂:利益或受損霍大班勞氣有因

連續講了兩天關於和黃(013)的投資價值,本已預備談另一個話題,豈料昨日在香港電台《晨光第一線》的節目中,筆者原本正跟主持陳敬創談論股市,卻突然被曾智華改變話題,問到前日和黃霍大班為何這麼激動地批評興建港珠澳大橋?並問背後是否有其他動機?筆者一向覺得《晨光第一線》是自由度較高的電台節目,最少沒有甚麼新聞審查之類。
近日本港兩大財團就香港應否興建港珠澳大橋掀起罵戰,繼日前合和(054)胡飛俠的言論後,昨日《蘋果》的報道更有趣,文中霍大班直言:「若Gordon(胡應湘)起橋……佢去做世界唔緊要,你就唔好做我世界。」已漸有火藥味了。
本欄在周二已講了,過去數年和黃透過出售資產,帶來大量特殊盈利,故市場當時對其本業相對不太關注,例如年多前不少外資大行估計和黃股價可升至200元,理由是預期它可不斷高價出售資產。但近期電訊業(尤其是3G)已變為不太受投資者歡迎的行業,短期和黃可高價出售其電訊資產或投資項目(如Vodafone及DeutscheTelecom等股權)的機會不大,故未來數年的盈利將來自本業。
和黃眾多業務中,港口業務盈利貢獻漸重,約佔總EBIT(利息及稅前溢利)的26至29%,僅次於來自「財務及投資」方面的收入。以現時發展情況來看,相信港口業務將蓋過「財務及投資」方面的收入,成為和黃最重要收入來源。在01年,港口業務EBIT約為57.9億餘港元,近年加入了數個新港口後,估計今年港口業務的EBIT將可增至約65-69億港元。

和黃50.25元不可失守
在和黃全球眾多個港口中,雖然目前仍以香港的港口業務(HIT)營利貢獻最大,其次才是深圳鹽田碼頭業務,但剛公布的中期業績顯示,香港的港口業務EBIT減少了4%,來自鹽田的EBIT卻勁升了58%,抵銷了香港方面的盈利下降。
以現時「一升一降」趨勢來看,數年後來自鹽田的盈利將較本港為高(唉!其實這正是香港與深圳的寫照),成為和黃最賺錢的一個碼頭。
假若一旦成功興建港珠澳大橋,必將影響珠江三角洲等地的碼頭運輸業務增長,對近年正急速增長的深圳鹽田碼頭衝擊最大,而持有這碼頭48%權益並正發展第3期工程、正在等「食胡」的和黃,又怎會不勞氣?
早前本欄已指出,以和黃與其250日線差距計算,則其低位未見,短期若失守去年911後之低位50.25元,投資者便要小心、小心!
電郵:[email protected]
譚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