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攻略:擁躉老化哈利攻年輕人市場

市場攻略:擁躉老化哈利攻年輕人市場

美國老牌電單車公司哈利(Harley-Davidson)最近慶祝成立一百周年。這次籌備為期一年、在全國10個大城市舉行的盛典,吸引世界各地的哈利迷帶同其戰車到來聚首一堂。哈利既想取悅忠心的老顧客,亦希望藉此吸引新血加入它的「哈利俱樂部」。事實上,哈利的業績雖然令人垂涎,但顧客老化的潛在隱憂,令他們不得不與日本車廠硬拼,強攻年青人市場。

哈利與別不同的地方是──它賣的並非只是一架電單車,亦是一種生活品味。憑着其招牌巡遊大車(bigcruiserbike),哈利搶下了美國電單車市場45%的佔有率,遠勝本田(Honda)的23%。事實上,哈利的電單車在性能上根本無法與日本的對手相提並論,但論到品牌的建立和發展,哈利卻是箇中高手。哈利將標誌專利出售,印在超過100種產品上,讓人有無處不在的感覺;另外全國超過600個車迷會經常聚會,巡行於鬧市,更是一種極有效的免費宣傳。難怪哈利經常能與「可口可樂」、「迪士尼」等家喻戶曉的公司肩並肩躋身美國十大名牌。

股價年增長37%
哈利亦是全國增長最驚人的公司之一。自1986年上市以來,股價保持平均每年37%的增長,僅落後於平均42%的微軟(Microsoft)。即使美國經濟復甦的步伐差強人意,哈利在今年上半年的純利仍上升27%,達2.64億美元,營業額則上升18%至19億美元。
然而,正當哈利為這些業績忘形、車迷亦忙着開香檳慶祝哈利一百周年的時候,也有人為哈利的前景暗暗擔憂。事實上,在過去的10年間,哈利的顧客平均年齡已從38歲上升至46歲,而經濟持續疲弱,多少也冷卻了顧客對哈利的熱情。正如看淡哈利前景的基金經理克臣(ChadHudson)所說:「哈利是中產階級和有錢人的玩意,當他們可花的收入愈來愈少時,哈利的生意自然受到影響。」

賣形象多於性能
哈利吸引顧客的地方在形象多於產品性能,因此特別容易受到潮流轉變和顧客老化的影響。哈利深知,未來的生意必然繫於一班所謂「X世代」甚至「Y世代」年輕人身上,而哈利車是專為戰後「嬰兒潮」(Babyboom)出生、現已踏入中年的人度身訂做的,自然與年輕一代格格不入。這班年輕人對哈利這種「古董」看不順眼,反而鍾情於「反哈利」的輕型運動電單車,以致此類以25至34歲為目標的運動輕型車在1998至2001年間,營業額急升90%,而日本鈴木(Suzuki)、本田、躍馬(Yamaha)及川崎(Kawasaki)更合共取得了92%的市場佔有率。雖然這些輕型車的總銷量仍不及哈利巡遊車的一半,但美國年輕一代的喜惡,已從銷售數字中充份反映出來。

推大馬力新型號
據業界顧問DonaldBrown稱,電單車顧客的「黃金年齡」是35至44歲,而這班人的數目,自1999年起的未來十數年將不斷下跌。哈利既然無法吸引年輕一代成為新顧客,只好「移船就磡」,發展年輕化新型號,與日本對手爭一日之長短。
哈利近年大量投資發展的新型號全以年輕人為對象,例如售價17000美元、馬力大大提高的V-Rod。不過,V-Rods今年只會生產1萬架,顯示哈利在這市場仍未成氣候。哈利則指出,目前的數字未足論成敗,這僅是新戰場的開端,新型號將陸續有來。
問題是,對於擁有這麼多「信徒」的哈利而言,改革勢必減低他們的歸屬感。V-Rods已經摒棄了哈利傳統的空氣冷卻引擎(air-cooledengine),改用效率更佳的液體冷卻引擎(liquid-cooledengine),不過,相信這只是更多改革的序幕。一個哈利車迷會的副理事便宣稱:「若他們敢改變哈利車隆隆巨響的特色,一定留不住基本的顧客。」哈利當務之急,似乎是努力爭取年輕顧客之餘,必須設法留住一班忠心的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