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人人也嚷着北上發展,但事實上並非每個人也具資格,因為國內向外需求的人才,一般只集中某幾類行業,況且成功受內地企業聘請的例子並不多。若想北上求職成功,宜先了解哪類工種較吃香,否則難以在內地闖一番事業。
過去十多年,北上工作的港人愈來愈多,但大部份只是受僱於本地公司,偶爾到內地出差或部份日子在國內工作。若說長駐內地工作,或受聘於內地企業的,估計為數不多。
目前,國內需要「外求」的人手,以中上級管理和專門人才為主。邦盟滙駿創意項目策劃高級顧問楊慧敏表示:「以我們今年5月舉辦的招聘會來看,多家上海公司尋求的人手,大部份以專才為主,例如房地產策劃及建築設計師。又如對財務和金融具豐富知識的專才也相當吃香。」
此外,國內企業對法律及會計專才亦求之若渴。楊慧敏解釋,這是由於許多外資企業也想擁有專業的法律及會計顧問,以保障公司利益。「一般內地的大型企業,最多需求2至3個高級專才,而中級的約要5至10名,大部份以中高級管理人才為主。」
然而,成功獲內地企業聘請的本地專才為數不多,該公司另一位項目策劃高級顧問陳思彤指出:「雖然我們早前在本地舉辦的招聘會,反應相當踴躍,但實際上獲招聘的人數不多,成功的個案只有20多個。其一原因,可能是香港人的要求太高。」
究竟怎樣才能得到國內企業垂青?陳思彤表示,內地企業期望招聘的港人,是一些曾在外資公司工作,擁有多年管理經驗的人,而且須擁有良好普通話能力。她補充,求職者宜曾在國內工作,熟悉內地文化,這樣成功求職的機會會較高。
陳思彤續說:「若然求職者親自前往國內求職,除非是透過朋友的關係,否則薪酬將比通過招聘會更低。一般而言,以上海為例,出任經理級的職位,年薪介乎15至20萬元人民幣。」
至於北上工作應注意的地方,陳思彤表示,綜合多名曾在國內工作的人之經驗,北上港人須適應內地的工作節奏,例如部份省市的公司仍設有午睡時間;而在管理下屬方面,對於一些年資較深的員工,說話不宜太過直接,否則會帶來很多衝突等等。
記者:袁國守